????紀政!
????黑皮日記本的扉頁上寫著這兩個字,起筆俊逸飛舞,落筆雄渾蒼勁,小小兩個字卻能窺見主人的豪氣和抱負?!?言*情*首*發(fā)』可這樣一個人,在廠長元大柱的威壓下只能做一個唯唯諾諾,被邊緣化的小人物,他豈能甘心?私下里做一些讓元大柱不爽的事,幾乎是必然。
????奇怪的是,這應該是溫諒第一次見到這個名字,卻無形的覺得有些熟悉。記憶如同電影片段般在腦海里飛快的閃過,許多影像也在前世今生的重疊中從模糊變得漸漸清晰,就在翻看日記的時候,他突然想起在哪里見過這個名字。
????溫諒清楚記得,前世里正是范恒安在青化廠破產后以極低的價格接收了大部分優(yōu)質資產,通過抵押青化廠地皮、引進外來投資等一系列金融操作,套取了大量現(xiàn)金,他本就有日化方面的產業(yè),有了青化廠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資料,經過轉產優(yōu)化,加上不同于國企的管理手段,很快就恢復了元氣,短短兩年間聲勢更勝從前,在江東省的地位直逼顧時同。
????97年全球經濟危機,范恒安因為攤子鋪的太大,資金周轉上出了問題,多方籌措后還是造成了資金鏈斷裂的嚴重后果,許多隱藏在幕后的問題隨之暴露出來。98年初,光被檢方認定的罪名就涉及騙貸銀行貸款、洗錢、涉黑、偷稅漏稅和非法集資等數(shù)十項,名噪一時的傳奇人物就此隕落。稍后在有心人的操縱下,許多青化廠下崗職工在原副廠長紀政的帶領下也跟著集體上訪,要求徹查當年廠子被低價賤賣的內幕,并徹底追究原廠長元大柱的責任,矛頭直指周遠庭、方明堂,在青州掀起軒然大波,引起了省里的高度關注。
????盡管青州各界意愿強烈,經過一番博弈之后,省里有關領導認為改革畢竟是摸著石頭過河,要允許交學費,允許犯錯誤,周遠庭身為青化廠破產重組的主要推動者,到最后竟然屁事沒有,平調關山做了一名排名最后的副市長,政治前途雖然變得黯淡無光,但畢竟全身而退。有了周遠庭的前例,方明堂這個看上去跟青化廠完全無關的人物,本可以卸了人大主任的職務安全退休,卻不知何故深陷范恒安案,苦苦不能脫身,這個曾經的青州王最終的下場跟范恒安一樣,身陷囹圄,徹底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而95年范恒安剛接收青化廠時,市里大力宣傳他的這一舉措是為政府排憂解難,不計個人得失為青州經濟展做出了突出貢獻。www.現(xiàn)在一看,真是莫大的諷刺!所以就需要有人出來背黑鍋,周遠庭負領導責任被調離,那主要責任自然著落在元大柱身上。
????調查結果不痛不癢,雖然紀政手中保留了多項證據,但許多賬目在當年的改制中已經被銷毀一空,真實性無從查起,元大柱最終被免去了黨政一切職務,判入獄三年,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
????這一切都是當年青州最轟動的事件,溫懷明其時因為得罪周遠庭,已經被配到質監(jiān)局做了一名助理調研員,但畢竟還算青州官場的一份子。溫諒雖然沒有刻意關注此事,但也從父親那里知道了許多情況。
????而紀政,也是那時候才第一次聽到。在事情結束后,溫諒不止一次聽到溫懷明在家里跟丁枚感嘆,說紀政真是個人物,先是被元大柱打擊報復黯然離職,后又隱忍多年,看準時機一舉扳倒了元大柱,報了當年之仇,真是一個了不得的人。言下之意,頗為自己被周遠庭逼迫至此,卻無力反抗而自嘲。
????無論怎樣,在那場改變許多人命運的事件中,紀政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當年聽過了也就忘了。要不是此刻看到這本日記,看到這個名字,勾起了許多對青化廠相關的記憶,溫諒怎么也想不到,那個紀政,就是紀蘇的父親。
????這也不能怪溫諒遲鈍,無論前世還是今生,他對紀蘇從來都沒有任何多余的關注,對她的家世一無所知。要不是最近一直跟父親在謀劃青化廠的事,也不可能這么快就將兩者聯(lián)系起來。
????既然想明白這些,溫諒有七成的把握肯定紀政是被誣陷的,而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他做了什么讓元大柱不放心的事。
????所以他看著紀蘇滿是希翼的眼睛,想要給這個已經十分柔弱的女孩十成的信心:“不錯,我肯定!”說著揚了揚手里的日記本,“看了這個,我甚至已經知道你父親被誣陷的原因,放心吧,只要找到可以借力的人,這件事很快就能解決。”
????“可那本日記我看過,沒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