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guān)的頭兩場跤,那真可以說是要勁有勁,要味兒有味兒。
????陳力泉以連戰(zhàn)連勝的成績,不但順利贏得了“出師”資格,甚至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大放光彩。
????因為不光他橫腿贏人的招術(shù)引人入勝,就憑這份德行,叫行里人一看,也不能不愛。
????這可真是給玉爺露臉、貼金啊!
????誰有這樣的徒弟,還能不高興呢?
????所以旁的不說,玉爺接下來可就把更多的期望放在即將上場的洪衍武身上了,他自然也希望著這個徒弟,同樣能在跤壇上一展風采,為師門增光。
????于是老爺子在下一場跤賽開始之前,便忍不住又對洪衍武諄諄教誨了一番,希望他能向陳力泉學習,上場別緊張,守規(guī)矩,盡量體現(xiàn)多年所學,結(jié)果把這小子聽得暗自煩悶不已。
????其實洪衍武作為一個打人的老手,此時非但一點不緊張,甚至在他看來,陳力泉這兩關(guān)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面”得很,有許多地方采用的對策都有巨大失誤。
????比方說,要擱是他,頭一關(guān)對付“大蝸?!?,上手直接就去攥對手的小叉(行話,直中帶以下跤衣下角,滿把抓握)。
????只要“當當當”先來幾下“串蹦子”,晃暈了他,然后兜著那小子的后腳跟—腳,絕對可以在瞬間撩平那個笨貨。
????這不是他想當然,“胖子摔跤怕轉(zhuǎn)游”可是跤行里的武諺,至理名言。
????至于第二關(guān),那個朵綸雖然體力、技術(shù)都不錯,比較難對付,可換他來,也用不著像陳力泉那樣,拼到力竭時再冒險一搏。
????因為玉爺教過他們山西的“抱腿摔”,據(jù)說那是北宋楊家將傳下來的,想當年大宋官兵駐守雁門關(guān),就是靠它來對付身高力大的遼人的。
????俗話說的好“長怕抱腰,短怕薅”,他可是親身驗證過,這種摔法,確實真的對高個兒大漢很有些相生相克的奇效,到時候只要趴低了一個臥虎架,撲上去抱腿一個掀舉,保準兒摔這大個兒一個出其不意。
????所以說,就憑他的這些實戰(zhàn)經(jīng)驗,陳力泉哪兒配做他的榜樣呀?倒過來還差不多!
????正因為心里不服氣,加之玉爺年歲大了,嘮叨起來又沒完,聽來聽去,洪衍武心里醋酸味兒一涌,就真不耐煩了,忍不住一句話頂了回去。
????“老爺子,我知道泉子才是您的好寶貝兒??刹徊m您說,我上去要是跟泉子表現(xiàn)一樣,那才叫丟您的人呢。我不妨在這兒跟您打個保票,任他誰上來,我要超過三個開(行話,回合)還撂不倒對手,我就自己撞墻去,行了吧!”
????玉爺哪里能想到,他竟在徒弟這兒挨了個“燒雞大窩脖兒”,自然火冒三丈,心說這小子可太狂妄了,如若不狠狠地教訓教訓他,還真不知天高地厚了!
????可就在老爺子剛寒了臉,想加以痛斥的時候,好嘛,偏巧“錯腿馮”又來招呼洪衍武準備登壇了。
????老爺子沒辦法,在此場合也不好發(fā)作,于是便只有先憋著一肚子氣,暫且等洪衍武下了壇再說了。
????由于有了陳力泉兩戰(zhàn)連捷的先例,洪衍武的起點也不低,他的對手是一個三十初頭的精壯漢子,有個眾所周知的諢號——“順風旗”。
????其人雖屬中量級,但氣力技術(shù)均屬上乘,是天橋“沈三”一脈的傳人,在玄武門一帶的跤行中平蹚,基本上還未怎么輸過跤,實為常勝將軍。
????另外,他的外號來歷和其職業(yè)有關(guān),說起來也挺有意思。
????原來,此人本是一名建筑工人,而當時工地常用的一種工棚,是用六根戧竿,上支橡膠雨布所制成的。
????其戧竿系以戧繩,故而是活動而非固定,而他能只用雙手一撐,身軀就能平懸于空中,此技名稱就叫“拿順風旗”。
????其竅門倒是并無過多玄妙,但若無超人之力,決不能為此,由此也可見他的勇悍。
????不過今天,很可能是“順風旗”最不順的一天,因為洪衍武簡直讓他輸慘了。
????第一局剛一開始,洪衍武上來就故意示弱,裝出懼怕之意不敢上前,誘使“順風旗”前撲。
????結(jié)果騙招順利得手之際,洪衍武猛一撤身,然后上身直抹對方脖項,下身則用右腳踢了一個“里統(tǒng)子”,還沒出一個開,便使對手應手而倒!
????這一手絆子叫做“抹脖腳”,其動作干凈利索,效率奇高,頓時震驚了四座。
????由于跤行中公認以智?。匆磺善魄рx)為上,而以力?。匆涣凳畷橄鲁耍时娙私砸詾楹檠芪湓邗痈裆线€勝陳力泉一籌,于是都毫不吝惜地給了一個豁亮的碰頭彩。
????而洪衍武得聞喝彩也更加興奮,第二場比試中,他為了炫技,竟然故技重施,且再次得逞。
????這次他為了誘敵下的本錢更大,故意靠近跤壇的邊沿上,裝作被對手逼迫已無處閃躲。
????待等“順風旗”再次撲過來后,他冷靜地晃了晃上身,又是一個漂亮的“騙活兒”,把對方的重心晃到了右側(cè)。
????然后,就在打閃紉針的工夫,他左手一把抓住對手右袖口,右手猛然抹住其右頸脖,右腳再向后撤步,在迫使對手左腳上步的同時,用右腳掃其左腳踝。
????就這樣,他兩手一起用力向右后拉抹,又用同樣的招數(shù)把對手給放倒了。
????這下可好,不但壇下的觀眾們看得瞠目結(jié)舌,驚訝異常,且“順風旗”還沒起身,便已經(jīng)臊得滿臉通紅了。
????其中的原因自不用說,跤場雖有“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熟”的說法,可人人都知道連續(xù)用一招獲勝的難處。
????因為對手不是死人,也不是笨蛋,吃一塹就會長一智,也會化被動為主動。
????所以一旦發(fā)生有人能連續(xù)靠一招摔倒對手的情況,不是說明兩個人真正實力差距已經(jīng)達到一定的程度了,就是因為贏家這一招乃是看家絕學,無人能防。
????否則,也只能證明輸家實在是過于蠢笨,智商有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