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當年師姐引我入門,我現(xiàn)在還是個山野小子呢?!?br/> 一塵看著昔日那個總是神采奕奕的少女,走近了些,黃鶯兒抬起頭來,想說什么,終是欲言又止,旁邊的紫衣青年道:“要不然,師妹你便去吧,我就不去了?!?br/> 半晌后,黃鶯兒才咬著嘴唇輕輕點了點頭,又偷偷向蕭一塵看了眼,兩人便即乘著兩道劍光,往煉藥峰的方向去了。
路上,一塵得知了近來無念峰的事情,黃鶯兒卻叫他不必掛心,有了他此次出面,那嚴長老是斷不可能再繼續(xù)為難她和師兄了。
反倒是黃鶯兒此時還掛心起他來,便如曾經(jīng)掛心平陽峰那個小家伙一樣,生怕他受了欺負,說道:“蕭一塵,你要當心,現(xiàn)在你身居高位,必然會有人對你不利,防人之心不可無,現(xiàn)在你是瑤光尊上的弟子,你的一舉一動都會有人看著,他們有的人巴不得見你犯錯,然后趁機將你拉下去……”
“我知道,師姐不用擔心。”
一塵點了點頭,在下山之前他還沒有想過那么多,但聽了黃鶯兒的事情后,心里便也生出幾分警戒來,雖說之前自己一直在紫宵峰,即便有人想害自己也沒有機會,但是過不多久,便要去天樞峰和其他師兄姐弟共同修習玄青道法了。
到了煉藥峰上,只見漫山遍野,許多地方都有著一座座仙草園,比之平陽峰的仙草園,此處的靈氣更要濃郁許多,不少師弟師妹都在細心看護著園林,見到黃鶯兒來了,眾師弟師妹們都紛紛笑顏問候。
仿佛回到煉藥峰之后,就像回到家一樣,原本黃鶯兒最開始是來的煉藥峰,只因后來與趙盈兒不和,加上從前的幾位師兄都在無念峰,所以那次她便也去了無念峰,可誰知沒去兩年,對他們幾人一向照顧的徐長老因故調(diào)走,剩下那嚴長老便是不斷為難了。
“師姐!你回來了呀!咦?他是誰呀?”
兩個小師妹老遠跑了過來,又眨著一雙大眼看著旁邊的蕭一塵,黃鶯兒輕輕一笑:“長老在嗎?”
“恩恩,長老在殿上呢,師姐跟我來!”
隨那兩名小師妹來到煉藥峰的大殿外,只聽殿內(nèi)傳來一個青年頗是愁惱的聲音:“長老,這么久了,還沒好???”
“你懂個屁,這煉丹一道,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所謂天時,乃是指……”
“咳咳,長老,黃鶯兒師姐回來了。”
兩名小師妹去到殿門口,只見殿上設有一丹爐,丹爐外面包裹著幾道紫青色的火焰,在旁邊有一個身穿青色長袍的老者,轉(zhuǎn)過身來,極是不耐煩道:“沒見我正在煉丹嗎?讓她等會?!?br/> 說罷,那青袍老者又轉(zhuǎn)回身去,此人正是煉藥峰的松鶴長老,正待繼續(xù)向那青年言說什么,卻見青年一臉驚愕的看著殿外,不由得眉頭一皺:“趙王孫,你做什么?聽見我講話沒?”
那青年卻正是當年的趙王孫,如今也已長大,當初在趙盈兒安排之下,他來了煉藥峰,做了松鶴長老的煉藥弟子,如今一晃三年,別的人認不出蕭一塵來,他卻如何認不出來?
“長老?!?br/> 這時,蕭一塵帶著黃鶯兒往殿中走了進來,松鶴長老轉(zhuǎn)過身去,見是昔日弟子和一個陌生白衣少年,但又見這白衣少年神清骨秀,頗是不凡,皺眉道:“你是什么人?”
“在下紫宵峰妙音仙子首徒,蕭一塵?!?br/> 一塵拱了拱手,溫言笑道,松鶴長老卻是一驚,這才陡然間想起什么來,立即向后面愣愣發(fā)呆的趙王孫瞪了一眼:“你還杵在這里做什么?還不出去!”
趙王孫這才驚醒過來,連忙低著頭往殿外去了,經(jīng)過蕭一塵身旁時,兩只腿都在不停發(fā)抖。
待其離去后,松鶴長老這才轉(zhuǎn)慍為笑,看向蕭一塵,和藹笑道:“可是尊上有何吩咐?”
一塵早已習慣下邊這些長老前倨后恭的反差,笑道:“非也,只是黃師姐想向長老借一物,名為‘紫元鼎’,不知可否?”
“哎喲!你瞧我這記性,真是人老不中用了!”
松鶴長老立時一拍腦門,向黃鶯兒看去,笑著道:“鶯兒吶,我本是前些日打算讓弟子給你送去的,結果這些時日光顧著煉丹,煉著煉著就把這事兒給忘了,真是人老糊涂了,來來來,你快跟我來?!?br/> “呃……多謝長老?!?br/> 黃鶯兒一時也頗感無語,這一路上,松鶴長老不停噓寒問暖,甚是熱情,可見他心里七上八下,三年前他是聽說過黃鶯兒引入一人,但這種小事他哪里會去過問,也沒人告訴過他,黃鶯兒引入的那人,竟然是三年前被瑤光尊上收為徒弟的少年啊。
來到另一間殿上,松鶴長老取出一個紫色小鼎交給黃鶯兒,笑道:“這紫元鼎,當年你入門之時,便應當給你,現(xiàn)在,此鼎以后便是你的了?!?br/> “多……多謝長老?!?br/> 黃鶯兒拱了拱手,三人又來到外面,見天色已不早,黃鶯兒轉(zhuǎn)過身向一塵道:“那……我便先回無念峰了。”
“恩?!?br/> 一塵微微點頭,看著她御劍離去的背影,若說因果,當年黃鶯兒引他入門便是因,今日他又替對方解決諸多困難,這便是果,這一段因果便算是了結,來日也不知還會否有再見之期。
“哎哎,一塵一塵,留步留步?!?br/> 正當一塵打算御劍回主峰時,松鶴長老又追了上來,滿臉堆笑道:“一塵留步?!?br/> “長老還有何事?”
一塵凝指一劃,又撤去身旁的飛劍,松鶴長老見他這柄仙劍碧芒陣陣,流光不凡,沒想到瑤光尊上竟然將這把劍也傳給他了,心中更是惶惶,笑道:“一塵,我瞧你入門三年,所學已然甚精,然似乎方才腳步間還有些虛浮,可是如今道行有阻,尚難煉氣化神?”
聽他一語中的,一塵不禁微微鎖眉,這三年自己將兩門截然不同的玄功同時修煉,內(nèi)氣雖是比常人充盈許多,但道行始終難以有大的突破,是以如今修為還停留在“煉精化氣”的階段,以常言之,便是剛剛“筑基培元”,充其量不過十余載的道行,離真正的入道還差得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