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兒子顧傳壽以死相逼,最大的兒媳婦以分家相威脅。
好好的一個家,被一個女人弄的是支離破碎。
顧爺爺和顧奶奶實在是不想娶這么一個兒媳婦進門。這還沒進門呢,就讓自己好好的一個家給弄的兄弟不親了,這要是以后,那還得了?
那邊曹氏娘家獅子大開口索要的巨額的聘禮,一樁樁、一件件事,讓顧家的老位老人家是心力交瘁。
不過還好,那個時候還是顧筱婉的父親顧傳福給力。他看見自己父母那么辛苦,就主動挑起大梁,說自己來承擔起娶曹氏的外借的費用。
顧筱婉那各可憐又善良的爹主動承擔了債務,孫氏還鬧什么?顧傳壽還鬧什么?顧爺爺和顧奶奶還心煩什么呢?
一個個歡天喜地的去準備嫁妝,迎接新娘子去了。
而曹氏那邊,好不容易等到了一個愿意出那么多聘禮的娶她的人,聽媒婆那么一說,男方家里二話不說就同意了。曹氏高興的是芳心亂顫,一蹦就有三尺高。
以為終于挑到了一個有錢的人家,能夠眼睛都不眨一下地就出這么多的聘禮娶了自己。曹氏終于以為自己苦盡甘來了。
以后去了婆家,肯定是享福的。曹氏自顧自在即將出嫁前夕,自我感覺良好的腦補了一段錦衣玉食、披金戴玉的貴夫人日子。
只是可惜,那個時候,農村里面消息閉塞,而那些媒婆,她的一張三寸不爛之舌,說謊比唱歌還要好聽,能把一件普通的事情說的天花亂墜,把死人說活了,頗有妙手回春之功效。更是把男方家里說的天花亂墜,怎么可能會說一點點男方家里不好的話呢?
而且,曹氏的娘家得了聘禮,那兩個兒子的婚事就有著落了,雖然或多或少的知道顧家的家庭情況,也知道很大一部分錢是從外面借來的。但是,家里的閨女年紀都這么大了,再留下來,就留成個黃花菜了。曹氏的父母更不會說了。要是所了,曹氏不樂意,那還不得把口袋里的銀子又還回去。
這要是還回去了,啥時候這曹氏再有人家上門提親,可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曹氏的娘親更是每天在曹氏耳朵里說那顧家有多好,聽的曹氏蠢蠢欲動,巴不得立刻就嫁到顧家去。
所以,顧家的家庭情況,也就只有曹氏一個人被蒙在鼓里。
直到曹氏和顧傳壽洞房花燭完之后,日上三竿,曹氏才看清這個家。
哪里能稱的上是錦衣玉食,勉強吃個飽就已經不錯了。
美夢破碎,曹氏很是郁悶,心情郁結。本來脾氣就很尖酸刻薄,到了顧家,發(fā)現有個更容易被欺負的顧筱婉的娘親,于是今后的日子,對顧筱婉的娘親更是指手劃腳、好不威風。
可憐顧傳福,將顧傳壽娶老婆用的債務抗在了自己的身上,累死累活的,還得不到家里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