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進(jìn)指著虞文和陳偉說:“若是虞某猜得不錯,舉報的人,就是你們這兩個小人吧?”
????事情來得太巧了,巧得讓人不得不懷疑。
????革去功名和“發(fā)現(xiàn)”通敵倭寇的罪證同時到來,而發(fā)現(xiàn)罪證的頭天晚上,隔壁馬大叔家的狗被毒死,而第二天自己家就挖出所謂的罪證,真是巧得讓人不敢相信,要是有這么多銀子,那一家人就不用過得這么清貧,沒米下鍋。
????那幾錠官銀都是鑄成五十兩的,當(dāng)日為了二十兩,差點還要賣宅子,推妹妹入火坑,說家里有藏銀就是打死虞進(jìn)也不相信。
????情節(jié)有些老套啊,那就是虞方和陳偉先是想辦法革去自己的功名,確認(rèn)革去自己功名后,又讓人偷偷給自己栽贓嫁媧,在栽贓的過程中驚動馬大叔的狗,為了順利進(jìn)行,就把狗毒死,然后串通衙門的周閻王來搜家。
????真是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
????要是虞進(jìn)還有功名,周閻王還顧忌一下,可是沒了功名,周閻王也就沒有了心理負(fù)擔(dān),當(dāng)中也有可能虞氏一族的影響力在外,此外,那個同知大人說不定也在后面出了力,畢竟他的兒子受了這么大的委屈和侮辱。
????設(shè)計得挺好,可惜周閻王太心急了,有搜查令在手,沒搜出東西前還是讀書人,可對一個有功名的人哪敢踹門而進(jìn)那么囂張,除非他一早就知道虞進(jìn)會被革去功名,而他也會拿到所謂的“證據(jù)”,所以他才敢這樣無法無天,而在搜查物證時,前面在宅子里作模作樣搜了半天,最后不到一刻鐘就找到藏在泥地里的“證據(jù)”。
????就是作戲也沒這么假啊。
????狠毒啊,這二人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要把自己打得永不翻身,不留一絲絲余地。
????虞方冷笑道:“沒錯,就是本少爺和我表哥一起舉報的,我們跟你在百花樓喝酒,你酒后吐的真言,本以為你有些才學(xué),沒想到你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竟然和倭寇勾結(jié)殘害自己的同胞,對你這種細(xì)作,哪里需要半分客氣?我等讀書人,知書識禮,忠君報國,自然要和你這種人割袍斷義,還要向官府揭發(fā)卑劣的行徑?!?br/>
????“沒錯”陳偉冷笑道:“我們表兄弟明事理,辯忠奸,自然要挺身而出,而我等舉報有功,也必將受到官府的嘉獎,為自己的履歷添上厚重的一筆?!?br/>
????虞方高興地說:“沒錯,說不定還傳為佳話,千古流傳呢?!?br/>
????說罷,二人哈哈大笑起來。
????周閻王在虞方和陳偉面前,哪里有“閻王”的風(fēng)范,聽到二人說到嘉獎的事也很高興,一臉恭維地說:“那是,若不是二位少爺?shù)膸椭?,哪能破獲這樣的大案,回去小的一準(zhǔn)向縣尊大人向二位請功?!?br/>
????“周捕頭抓獲倭寇的奸細(xì),這可是大功一件?!庇莘叫χf。
????陳偉點點頭說:“像周捕頭這樣的人才,在余姚做一個小小的捕頭有些委屈了,我會向爹爹推薦的。”
????“不敢,不敢,破獲此案,全賴二位公子舉報,此功應(yīng)歸二位公子。”
????還沒有審判,這三人已經(jīng)在“謙讓”功勞,在他們眼中,虞進(jìn)就像一個小小的螞蟻,只要伸個指頭就能把他捏死。
????有功名三人也不把虞進(jìn)放在眼內(nèi),現(xiàn)在革去了功名,虞進(jìn)就像他們手里的面團(tuán),想圓就圓,想扁就扁。
????虞進(jìn)面色沉靜,因為現(xiàn)在的他已經(jīng)出離憤怒了,看著三人肆無忌憚地在自己面前分功勞,而陳偉不時用狼一樣的目光貪婪的看躲在自己身后的虞雨,咬著牙說: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們就不怕誣告反坐嗎?”
????中國從秦、漢以來,歷代法律都規(guī)定有此項原則,明、清律對誣告反坐定有加等辦法:凡誣告人笞罪者,加所誣罪二等;流、徒、杖罪加所誣罪三等,各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二月曾定《誣告法》:“凡誣告三四人者,杖一百、徒三年;五六人者,杖一百、流三千里;所誣重者,從重論;誣告十人以上者,凌遲處死,梟首其鄉(xiāng),家屬遷化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