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鏡子必須先有玻璃,而玻璃的歷史淵源流長,據(jù)說玻璃最早是由歐州腓尼基人無意中發(fā)明,從而在歐州率先流行起來,也有人說華夏民族在商代就已經(jīng)無意中得到無色玻璃,眾說紛壇,反正當(dāng)時的人都死了,也沒人證,怎么說都行。
????虞進知道,在華夏把的玻璃視作商品并應(yīng)用,最被廣泛認(rèn)同的是在清雍正年間,大量進口這種西洋新鮮玩意,獻入宮中并得到雍正的贊賞,從而一躍成來名流上層追捧的珍玩,從而正式登上華夏生活的舞臺。
????現(xiàn)在是大明中葉,嘉靖年間,自然沒有鏡子,也沒有玻璃,對于這種新鮮事物,就成了最大的商機,做生意的精髓不外乎八個字:人無我有,人有我精,虞進不想和別人拼人脈、拼努力,那就拼創(chuàng)意。
????玻璃的制造其實并不難,制造的工藝也不復(fù)雜,材料很簡單,主要是沙子和石灰石、石英溶融在一起形成,虞進前世是金店的少東,平日也要做一些鍍金、提純等化學(xué)實驗,在化學(xué)上有一定的造詣,操作起來可以說沒有難度。
????制做玻璃的成本很低,但虞進知道,那利潤絕對瘋狂,要知道,當(dāng)年就皇帝也視作珍寶的東西,對于審美,人是有共通性。
????這個暴力長針女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虞進最近這些天為了做點什么生意絞盡了腦汁,現(xiàn)在好了,吳萱一罵,馬上有了靈感。
????說干就干,虞進馬上行動。
????要做鏡子得先做試驗,找到合適的材料和配方的最佳比例,還要摸索出一套實用的工藝流程,做這些東西時,有刺激性的氣味,在家里做不合適,也不利于保密起見,虞進一咬牙,花了十五兩在城郊買了一個獨門獨戶的宅子。
????宅子有點破舊,只有一個大廳和三間房,外帶一個廚房,連茅房都沒有,估計原主人是個懶人,出了家門隨便找一處草叢就解決,不過勝在那院子夠大,用后世的面積計算有一百多個方,這是城郊土地便宜的源故。
????方圓三里之內(nèi)都沒有別的人家,不用擔(dān)心打攏別人,最重要的是,門前就一條小河流過,首先不用擔(dān)心水源問題。
????弄好實驗的場所后,虞進不動聲色又弄了大批材料囤了起來,置辦了鐵鍋等物,對虞林氏說出外靜心看書,就一頭扎在小宅子里研究起來。
????為了保密起見,購買材料時,虞進故意多購買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免得到時成功賺了大錢后,引起有心人的窺視,這年頭可沒什么專利,要是泄漏了哭都沒眼淚。
????“這種沙子質(zhì)量不行,估計是沙子的石英含量不足”
????“變得這么硬,是石灰石放多了吧。”
????“嗯,火候不夠”
????“雜質(zhì)太多,和后世的材料相比純度太低了,想辦法提純一下試試看?!?br/>
????.......
????就是知道配方的情況下,虞進足足弄了將近一個月,經(jīng)歷無數(shù)次失敗,那失敗品都堆了半間屋子,終于弄了三塊還算不錯的成品。
????不容易啊,看著這三塊品相和質(zhì)量都不錯的玻璃,虞進笑了,數(shù)量雖說不多,但這也是華夏自主制造的第一批高質(zhì)量玻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當(dāng)然,這也代表“錢途”一片光明。
????這三塊玻璃雖說是第一批產(chǎn)品,價值不菲,但真正值錢的是桌面上的那一疊寫滿各種實驗數(shù)據(jù)的資料,或者說這是一套完善制造玻璃的流程,這才是一個月汗水的結(jié)晶。
????虞進拿起其中一塊玻璃放在眼前一看,不錯,晶瑩剔透、有一種類似寶石的美感,放在陽光下看到七色的光芒,顯得非常漂亮,這玩意放在后世估計是次品,但是放在大明朝,絕對是的奇珍異寶的存在。
????到時可以做窗戶的玻璃、可以做器具、可以做望遠鏡等等,用途很多,這也表明錢途越廣,這次絕對要發(fā)財了。
????當(dāng)然,這些是后繼計劃,虞進明白懷壁其罪的道理,沒有自保能力前,一切還是代調(diào)一些好,免得被人眼紅,到時怎么死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