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氏重工的最后一天,宋惟諾隨程氏總部高層一起搭乘內部大巴到燕江港,參加首艘大型船舶——30.2萬噸散貨船首制船的命名儀式。船舶載重超30萬噸,是程氏重工在造船方面的技術性突破,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故而場面恢弘盛大,欲要以大手筆讓各界一同歡慶。
這是宋惟諾第三次在正式的公眾場合遇到程正中。
第一次是以畢業(yè)生的身份,聽年已半百的程老總講述創(chuàng)業(yè)史,勉勵學子;第二次是以陪同翻譯的身份,跟程老總參加機械制造交流大會。
那次大會,宋惟諾發(fā)現了自己在重工領域知識極為欠缺,翻譯效果不佳,即使會議結束后溫和的程正中并沒有說任何批評不滿的話,她還是刻意回避了與重工企業(yè)的相關合作。
如今,是第三次。
看著程正中帶著一大家子落座前排,宋惟諾擱在桌上的手不覺得握成拳。時隔多年,自己已不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譯員,人只有在失敗和自省中方可成長。
一日不見兮,如隔三秋兮,定當刮目相看。
“程氏重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程船)首艘30.2萬噸散貨船,采用創(chuàng)新的雙殼燃油艙設計,可有效降低燃油泄漏的可能性。另配備低硫燃油系統(tǒng),符合國際低硫排放標準。其全面滿足iacs國際船級社聯合會制定的《共同結構規(guī)范》,以及國際海事組織制定的國際規(guī)范,入級勞氏lr船級社。”
臺上的程船總設計師mark介紹完船只的基本信息,邀請海事組織的理事海蒂予以命名。
“……英文中有一個單詞‘prelude’可譯為中文里的‘序幕、前奏曲’,我將該詞與程船結合,為首艘破30萬噸的散貨船命名為‘preludecheng’號。它代表的,不只是程船技術的最高峰,更是程船新一代技術的起點。”
命名儀式后,是“程氏·序章”號的下水儀式。
鑒于重要嘉賓來自海內外,下水儀式采用中西雙禮,由名譽董事長程正中“砍纜”,總設計師mark和理事海蒂進行“拋瓶禮”。
這是宋惟諾第一次近距離看大型船舶的下水儀式,眼前的龐然大物緩緩移動駛離岸邊,岸上的技術人員與程氏高層共享著同一份喜悅,這樣的場景讓她內心動容。
一個大的工程項目,從設計到動工再到使用,前前后后經歷無數人之手,一顆螺絲、一塊鐵皮、一片涂料,再小的細節(jié)也需要匠心打造。
一點一滴的嚴格要求,才是鑄就輝煌的根本。
嘉賓陸續(xù)引至碼頭餐廳就餐和休息,時間尚早,宋惟諾并未覺得餓,后面也沒有工作,她便站在岸邊扶著欄桿吹起腥咸的海風。
多云的天,既無烈日在背,也無濕冷穿體而過,宋惟諾很享受這曲終人散后短暫的靜寂。
聽到海水拍打混凝土堤岸的聲響,宋惟諾踩上欄桿最下面的橫桿,探出身去看下面的海水翻涌。
冷不防腰間多了一條瘦削有力的男性手臂,宋惟諾雖嚇了一跳,但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讓她保持外表的平靜。
隨著手臂的拋甩,宋惟諾落在平地上,穿著高跟鞋的右腳歪了一下,腳踝處立時傳來痛感。
看清來人,宋惟諾低斥:“程芃梵!”
疼痛讓宋惟諾不爽,見他主動拉開距離,便也沒再過多計較他逾距的行為,余光里看到還有一男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