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道不同互相為謀(上)
如果有人在你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情況下沒有答應(yīng)你的請求,那一定是你沒有給出報酬。當(dāng)然世上還有一種人,你給了報酬,他依然不答應(yīng)。不要多想,那只是因為你給的報酬人家不滿意。
余生顯然是后者。
十一月初二是柳翁給余生見面禮的日子,同時也是應(yīng)天府考試的日子。不用想也知道,參與應(yīng)天府考試的成績會直接影響到見面禮的多少。
余生來洛陽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出人頭地??紤?yīng)天府不是唯一的選擇,卻是最有效的選擇。
柳家的介入興許會使這件事變得很艱難,但在偌大的洛陽城有柳家的庇護,兄妹二人的日子也會好過些。
更何況,柳自清喂余生吃了顆定心丸。雖然不曉得這顆定心丸的效果如何,但至少心里有了底兒。
如此種種,余生哪里有不情愿的道理?
三人跟隨著人群來到了應(yīng)天府的大門前。
應(yīng)天府的大門旁有兩根三五人合抱才能圍攏的巨大紅柱,紅柱向上延伸,支撐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琉璃瓦以及藍(lán)底金字的巨大門楣——應(yīng)天府!
同樣由兩根紅柱向兩旁延伸的是一堵巨大的高墻。站在高墻之下就連高墻頂上雕刻的石獸都看不清晰,就更別提里面的景色了。
朱紅色的高墻一直延伸,直到淹沒于綠林間,再由綠林包圍著眾人所站立的巨大闊場。
為什么會稱之為闊場?因為當(dāng)余生站在這里時,第一感覺便是大!太大了,大到不能用大字來形容,唯有遼闊二字堪堪配得上闊場之大。
幾百號人的人群站在闊場之中簡直綽綽有余,闊場兩旁各色花卉爭相開放。佇立其間,就連迎面而來微涼的秋風(fēng)都顯得無比高雅。
在應(yīng)天府的大門前,藍(lán)底金金邊的應(yīng)天府三個大字下方,擺著兩張桌案,分別坐著一人。
左手邊坐著的是一名身著純白色長袍,頭頂扎著純白色鑲玉發(fā)帶的老者。右手邊則截然相反,是一身黑色勁裝的中年男人。
宋人對于服飾十分注重,畢竟人靠衣裝馬靠鞍。富人愛華貴,窮人喜耐用。但無論貧富,都絕對不會穿一身白或者一身黑,這樣顯得過于單調(diào)小氣。
不知就里的學(xué)生私下便紛紛議論,柳自清湊到余生耳邊說道:“看見沒有,白色的象征著應(yīng)天府文院,黑色的象征著應(yīng)天府武院。待會兒……”
“那應(yīng)天院在哪報考?”柳自清的話還沒有說完,余生便急忙問道。
柳自清差點兒沒被自己的口水嗆死,拿著折扇的右手想也不想便敲在了余生的后腦勺。
“嘿!孫子誒!給你點兒陽光你就燦爛是不?應(yīng)天院也是你這種貨色能進的?更何況真宗陛下親自下令所有人不得報考應(yīng)天院。就算你報了應(yīng)天院,并且成功通過考試,先生也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