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和明君,到底是誰定義的?
答案有兩個:
第一,勝利者;
第二,讀書人。
勝利者擁有篡改史書的權(quán)力,典型代表李世民。
但勝利者不會事必躬親,幫助他們定義昏君和明君的,就是讀書人。
史筆如刀,落筆的讀書人寫你是昏君,你就是昏君。寫你是明君,你就是明君。
反正后人又不認(rèn)識你。
所以,歷史書這種東西,可以看具體事件,那些事件有詳細(xì)的時間、過程和結(jié)果,即便作假也不會太假。
史書評價這種事,就不要看了,還不如自己通過史書上記載的事件得出結(jié)論呢。
歷史人物的真正水平和史書評價,能夠完全符合的很少很少。
舉個例子:十全老人和他爺爺。
論實績十全老人他爹能吊打十全老人和他爺爺,但是被史書一吹,老四他爹成了千古一帝,老四他兒子成了十全老人,真正做了些實事的老四反倒是沒什么名聲,只能吸引一些清穿女前赴后繼的送。
明君未必是真明君,昏君也未必是真昏君。
那紂王是不是真昏君呢?
牧之也不知道。
所以他把紂王弄到了藍(lán)星。
價格1000搞事值,不便宜。
不愧是傳說中的大力士,單論自身的實力,確實非一般人可比。牧之肉眼觀之,就算是放在全球覺醒的藍(lán)星,紂王也稱得上大學(xué)畢業(yè)的強(qiáng)者了。
可以出師的那種。
而且紂王靠的還是單純的肉身之力。
封神世界,果然有值得藍(lán)星學(xué)習(xí)的地方。
這個人沒有選錯。
所以牧之的心情也不錯。
和牧之相反,紂王的心情很糟。
本來他早朝完畢,正準(zhǔn)備去找皇后做一些喜聞樂見的事情,沒想到突然之間被拉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
堂堂人皇,受到突然襲擊,心情自然不可能太好。
“汝是何人?為何施展道術(shù)將孤捉到此處?是袁福通派你來的嗎?”
牧之眨了眨眼:“袁福通?想起來了,就是那個造反的諸侯?!?br/>
紂王聽出了牧之的意思,皺眉道:“不是袁福通派你來的?那是何人?”
紂王并沒有太過驚慌。
封神世界是一個高人遍地走的世界,紂王也見過不少高人,甚至太師聞仲本來就是截教門徒,紂王自然知道世界上有高人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將他挪移到另外一個地方。
但也僅止于此了。
他是大商的國君,只要商朝國運還在,他的安全就不用擔(dān)心。
以《封神演義》的設(shè)定來看,女媧娘娘以圣人之尊,都不敢直接報復(fù)紂王,而是要先派九尾妖狐亂成湯江山,壞大商國運。
人皇的氣運之強(qiáng)可見一斑。
所以紂王完全不用擔(dān)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表現(xiàn)的很強(qiáng)勢。
直到牧之帶他看了一下外面的世界:
“陛下,你覺得誰能派我來呢?”
紂王驚呆了。
仙家洞府不稀奇,但是那些高樓大廈,著實讓紂王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