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時間就到了九月二十日。
九月二十日以后,溫度開始逐漸降了下來。
票房大戰(zhàn)基本上已經(jīng)進入了尾聲。
盡管《活埋》口碑爆炸,熱度爆炸,但難免進入了頹勢期。
虎了十多天以后,《活埋》的單日票房終于從上千萬逐漸掉下了九百萬,然后慢慢下滑到了八百萬,七百萬,六百萬……
這是無可避免的。
再火,再熱的電影,票房和受眾到了一定程度還是會飽和的。
九月份的網(wǎng)絡上陸遠是很熱騰的,甚至這種熱騰蓋過了《地鐵站》。
有專門人統(tǒng)計了一下票房,《活埋》上映二十天,總票房已經(jīng)破了一億五千萬,牢牢地占據(jù)著九月份票房的第四名。
按照票房走線圖來看《活埋》最終票房定格在一億八千萬左右。
雖然沒有破兩億,更追不上第三名《同桌冤家》的兩億四千萬,但《活埋》已經(jīng)成為一項驚掉所有人眼鏡的神話了。
九月二十一日,《活埋》滑落的頹勢定格在了四百萬,各大院線的排片量也開始適當?shù)販p少了……
《地鐵站》的張同突然就很郁悶!
明明他的電影《地鐵站》總票房已經(jīng)突破三億了,也炒了一下熱度宣傳了一下,甚至被稱為“華夏為數(shù)不多的破五億”導演之一,但莫名其妙有一種給人打工的感覺是幾個意思……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拿著《地鐵站》興沖沖地去威尼斯刷最佳導演獎,結果又成為了陪跑,反而讓陸遠這個本來以為去打醬油的家伙刷了一把存在感……
《地鐵站》越火,陸遠就越火,就算將來《地鐵站》成為華夏電影歷史中的一位,陸遠也會跟著成為一位……
畢竟《地鐵站》在威尼斯就刷了一個獎,最佳影視歌曲獎……
人們搜索《地鐵站》獲獎記錄的時候,難道陸遠還能成為馬賽克屏蔽掉嗎?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
這他娘的自己辛辛苦苦拍了一部電影多方籌劃奠定了九月份的票房冠軍看起來完全為陸遠這貨打工了。
張同看了看新聞以后,甚至當場心臟一震就暈抽了過去。
陸遠、陸蠻子,陸二狗子,香腸,陸遠微笑,愛麗絲……
這幾個詞語成為了瀏覽器的熱搜詞,并且掛在瀏覽器足足掛了兩天,兩天后熱度才被《地鐵站》票房破紀錄所占據(jù)。
《活埋》的票房爆炸以及獲獎等事件足夠讓陸遠這個名字正式被華夏娛樂圈所知曉,正式進入所有娛樂圈高層的眼睛里,緊接著陸遠這個名字第一次沖上了娛樂圈版面的頭條,各大知名貼吧上每天都刷著陸遠的各種表情包,一時間就算不認識陸遠的人都被陸遠那魔性的“假笑”給洗腦了。
張同閉上了眼睛,他已經(jīng)不知道該怎么形容陸遠這個貌似單純,實際上卻是裝逼進骨子里的裝逼犯了……
陸遠徹底火了!
除了張同的無語以外,其他娛樂圈那些渴望一夜成名的藝人們眼紅不已,酸得一塌糊涂。
他們想復制陸遠的成功。
但是,陸遠的成功怎么復制?
你會寫歌嗎?你會編曲嗎?你會刷獎嗎?你會唱歌嗎?你會“魔性”地假笑嗎……
不,你不會。
但是陸遠全部都做到了。
這無疑是讓人絕望的事情,無疑是看到有人爆火,你卻只能羨慕肉疼。
當然,還有小一部分人覺得看到希望的。
陸遠的大獲成功讓一些小導演眼睛一亮,他們學著陸遠東拼西湊搞了一百萬投資,開始拍一些自以為能夠爆火的文藝片,并且信心十足每天都盯著票房排行榜,幻想能和陸遠一樣以小博大,狠狠地撈一筆,從此踏上人生巔峰。
但是,陸遠畢竟是陸遠,有些成功是根本無法復制的……
他們花了二十天,拍了幾十部小成本電影,甚至打出了《活埋我》《活埋你》之類的狗血宣傳沾熱度名字,結果電影上映沒有一天就全部被下架了……
什么玩意?
你抄襲《活埋》也就罷了,你不能把《活埋》那坑爹的字母剪輯也一并抄襲吧?
而且你這演員幾個意思?要演技沒演技,要劇情沒劇情,甚至做得亂七八糟傻缺得不行……
觀眾又不是腦殘……
所以《活埋》的爆火間接也導致了華夏出國產爛片的概率比以往幾年多出了幾十倍……
這實在讓人無語得不行。
…………………………
九月份最讓陸遠開心的并不是自己在網(wǎng)絡上爆火了,而是錢到位了!
亂七八糟的分成除開,再除掉魏胖子以及劇組其他人提成的話,陸遠總共能分到將近九百四十萬的抽成。
九百萬四十萬?。?br/> 這是陸遠以前從來都不敢想的數(shù)字!
雖然表面上陸遠非常淡定,但是在獨自一個人上衛(wèi)生間的時候,陸遠還是面對著鏡子笑得合不攏嘴,甚至每天起來都捏一捏自己的臉,那疼痛的感覺不斷提醒著陸遠自己不是在做夢。
是真的,真的!
一切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