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曾經(jīng)說過:“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國之要者,理財為先,人才為本?!笨墒牵C4笏坞m然人才眾多,但那種既能理財,有膽敢改革的人又豈是隨隨便便會出現(xiàn)的?
????趙佶從未奢求過自己當皇帝期間會遇到這樣的人,但是現(xiàn)如今梁薪張口議論國庫之事,趙佶心砰然心動,頓時有了聽下去的興趣。
????趙佶拉著梁薪在閑云亭坐下。等待趙佶點頭后,梁薪這才開始說自己的計劃。
????北宋的經(jīng)濟,無論是誰也不可以否認其發(fā)達。后代史學(xué)家與經(jīng)濟學(xué)家曾經(jīng)統(tǒng)計過,明代歲入只有幾百萬兩,清代最鼎盛時也不過三四千萬兩白銀。而宋代自從真宗開始就已經(jīng)過億。雖然收入很高,但北宋支出也很大。比如遼夏威脅。邊關(guān)長期作戰(zhàn),歲費每年遞加。
????為此北宋每年都必須付出高額的“軍費”和“歲費”。軍費就是駐守軍隊防治遼夏入侵的開支。歲費就是大宋每年送給遼國和西夏用來購買和平的錢。這些錢,不但年年要給,而且不斷增加。
????這些年。北宋一直都把國家賦稅的主要來源盯著百姓身上,國家賦稅包括公田、民田、城郭、丁口已經(jīng)雜變等等賦稅。其就僅僅拿雜變之賦來說就多達十四種雜稅。另外再加上官員巧立名目征收賦稅,以及從上到下層層遞加賦稅,可以說北宋的賦稅算得上歷史苛捐雜稅最多的王朝之一。
????梁薪開口議論國庫之事,首先要說的當然不可能是繼續(xù)增加賦稅,相反他還想讓趙佶逐步削減民眾賦稅。他的目光,首先就盯在了四個方面。鹽、鐵、海、邊。
????鹽稅。北宋實行的是官賣法。凡是商人想要賣鹽首先得取得都鹽院頒發(fā)的鹽商資格,然后花錢購買鹽引。最后按照鹽引的定額去買賣精鹽。
????這樣的鹽法原本也還算科學(xué),但卻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人心。整個天下誰每天能不用鹽?鹽之一物牽涉的錢財動輒數(shù)億。北宋官場幾乎誰跟鹽沾上一點關(guān)系那就是家財萬貫富到流油。
????這是為什么?無外乎就是官員們胡亂開出鹽引,飽私囊。甚至于有的人官員還大張旗鼓包庇以及入股私鹽,導(dǎo)致北宋每年收取的鹽稅日益減少,到了趙佶這兒已經(jīng)少到可憐。
????鐵。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遼金兩地多是草原,產(chǎn)點羊馬倒是容易。但要說到鐵,那兩個國家?guī)缀跏遣划a(chǎn)鐵。于是宋朝商人們便把目光投準在了那里,邊關(guān)的關(guān)市交易之,偷偷販鐵的商人不知凡幾。這背后也是有大宋的官員在支持。
????可以說,宋之所以打不過遼金,其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宋的官員偷偷賣了數(shù)不清的精鐵給遼金兩地。
????另外海運和邊關(guān)這兩者,梁薪有著自己的考慮,一方面是為了財政,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大宋的未來。
????梁薪只是簡單的說一下自己的計劃,但也花費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說完之后趙佶皺了皺眉道:“梁薪你說言的四點的確見識獨到,但朕必須得提醒你。這四者牽連甚廣,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你如果參與進去,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是萬劫不復(fù)。
????另外。朕很好奇,整理好這四者國庫自然會盈實起來,但朕想應(yīng)該還不能達到國庫永不空虛的地步吧?”
????“當然。”梁薪嘆了口氣道:“微臣知道鹽鐵海邊四者牽連甚廣,但臣認為當下江山內(nèi)憂外患,正是需要痛下決心快到斬亂麻。臣一人之力自然無法整頓四者,但如果有皇上的無限支持,臣愿意當這個一往無前有進無出的馬前卒。
????另外臣也沒想就靠這四者維持國庫永不空虛。這四者只是臣的第一步,第二步臣就想開設(shè)皇家銀行?!?br/>
????“皇家銀行?”趙佶愣了愣,這四個字分開每個字他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合在一起說他就捉瞎了。
????梁薪微微頷首道:“說形象點叫做天下錢莊。微臣整頓好鹽鐵海邊四者之后手里就算有錢了,有了錢微臣就會在天下邊開錢莊發(fā)成皇家簽錢引。
????皇上試想一下,如果有國庫做保發(fā)行錢引。天下萬民都將家余錢存于皇家銀行之,那么是不是最后天下財物交易用的都是紙幣而非銀銅?屆時朝廷是否永遠都不會再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