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信心?”
安遠明笑著問陳略。
“實話說,高一的時候做高三的題目,還是稍微有點底氣不足的。”
陳略沉吟了一下道。
寧世海:“......”
怪不得師父說這個師弟不一般,果然是不一般。
高一做高三的題目,只是稍微有點底氣不足?
換了他自己,那是完全沒底氣好嗎?
“看到了沒有?”
安遠明倒也漸漸習慣了自己這個弟子的性格和習慣,不是很吃驚。
對于其他人來說,這回答肯定是傲了,可對陳略來說,只是實話實說。
“開始吧?!?br/>
安遠明看了看時間,笑著對寧世海說道。
寧世海笑了笑,開始叫號。
雖然只是小醫(yī)館,可現(xiàn)在也都是全自動化辦公,診室里面也是電腦,有著自動叫號機和自動掛號。
醫(yī)館的患者多,要是沒有自動叫號,真的是相當亂的,患者都不知道到了誰,診室門口基本上是一大堆人。
現(xiàn)在的話,一些患者掛了號,猜著時間,還可以去外面吃個飯,甚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
益善堂開了也有十來年了,除了本地患者,外地患者并不少。
現(xiàn)在益善堂這邊除了寧世海自己之外,還有寧世海請的醫(yī)生以及帶的學生。
患者進門,安遠明抬頭一望,然后讓患者落座,開始給患者診脈詢問。
邊上陳略認真的看著,倒是沒有問不是說好是自己嗎?
前來醫(yī)館的患者畢竟病情各異,有比較復雜的,也有比較簡單的,安遠明是考驗陳略的水平,不是刁難陳略。
以安遠明的水平,患者進了門,打眼一看,基本上就能看出大概。
“小略你摸一下脈象?!?br/>
安遠明診斷過后,倒是讓陳略診了脈,算是一種鍛煉。
畢竟安遠明診斷的時候,患者什么癥狀、脈象、病癥,安遠明已經(jīng)確診了,等于把答案告訴了陳略,陳略對照答案,再熟悉一下什么脈象是什么感覺。
等到第五位患者的時候,安遠明對陳略道:“小略,你來看看?!?br/>
患者是一位是一位男性,三十歲左右,進了診室就咳嗽,而且還下意識的緊了緊身上的外套。
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十月下旬了,國慶過后陳略已經(jīng)上了兩周課了。
中平市的氣候雖然開始轉涼,但是并不是很冷,這時候其實算是一年最舒服的氣候,早晚可能需要穿外套,中午熱的時候甚至短袖都可以。
“是有點冷嗎?”
等到患者坐下,陳略問。
“嗯,是有點冷。”
男人點了點頭,并沒有因為陳略年輕而說什么。
診室內,安遠明在,寧世海也在,很顯然是人家老醫(yī)生帶學生。
特別是看著安遠明,患者甚至覺的自己運氣好。
看中醫(yī),年齡越大越靠譜,這是大多數(shù)人的認知,當然,普遍來說這也算是比較靠譜的評判標準。
“發(fā)燒,39.1℃,脖子、后輩還有四肢關節(jié)酸疼,尤其是脖子,好像轉頭都難受?!?br/>
剛才患者進來的時候,陳略就注意到患者的脖子好像有點僵硬,原來是這個原因。
“流鼻涕?”
“嗯。”
“咳嗽有痰嗎?”
“偶爾吐出點白痰,打噴嚏。”
“嗓子呢,疼不疼?”
“嗓子不痛?!?br/>
陳略細細的問了一番,然后給患者摸脈。
“是緊脈。”
陳略對安遠明說道。
緊脈,脈體緊束,就像是一條麻繩被牽引扭轉一樣。
安遠明也沒說話,陳略繼續(xù)看了患者的舌苔。
看完之后,陳略沉吟了一下,道:“《傷寒論》第三條,太陽病,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名為傷寒,可以用麻黃湯治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