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中最大的斗靈臺乃是斗仙臺,傳聞隆山王初建斗仙靈院之時,首先便建造了斗仙臺,寓意激勵斗仙靈院弟子爭勇當先。
而今日的斗仙臺卻被圍的水泄不通,無數(shù)人密密麻麻里三圈外三圈的將斗仙臺圍住,喧鬧聲響徹如同悶雷一般在這斗仙臺周圍不停的響徹。
五日前,國子唐無忌與隆山王府郡王隆凌霄定下生死斗,此事傳的長安城沸沸揚揚,而長安城作為大唐國最繁華的國都,消息的傳播更是如同迅雷。
短短五日,普天之下盡皆知曉了此事,若只是尋常陽靈修士發(fā)起生死斗,或許眾人只當是圍觀看熱鬧,但是今日發(fā)起生死斗的兩人身份太過尊貴也太過特殊,一位是當今國主唐明淵之子也是未來的大唐國國主,一位是位高權(quán)重,權(quán)傾朝野的隆山王隆九冬之子,一方代表國宮,一方代表隆山王府。
雖是兩位后輩之間的生死斗,但這又何嘗不是意味著國宮與隆山王府今日當著天下人的面徹底撕破臉皮。
誰勝,天下人的心便更容易傾向誰。
大唐國,強者為尊,弱肉強食的鐵律早已深入人心。
所以長居長安城的人早早便來到斗仙臺等候,而更有許多外來人早在這五日之間從別的地方特地趕來長安,目睹這場意義深遠的生死斗。
斗仙臺,是一方直徑超過百丈的巨大圓形石臺,上面有八位靈宗境強者分占八個方位為斗仙臺加持靈罡護罩。
靈者,靈士,靈師,所施展的皆是以靈氣化成的靈力。
靈宗,靈圣,靈尊,所施展的皆是以靈氣化成的靈罡。
靈王,靈皇,靈帝,所施展的皆是以靈氣化成的靈元。
比斗雙方只要他們施展的靈力不能打破八位靈宗境強者施展的靈罡護罩,那么這方斗仙臺將是如鐵桶一般,堅不可摧。
斗仙臺四周,在五日之間建造了四方巨大的石臺,石臺上是大唐國數(shù)十靈院的院主,院師和弟子,以及一些在長安城有權(quán)有勢抑或富甲一方的商賈。
東唐靈院坐于東方石臺,齊在這方巨大石臺入座的還有一些其它靈院,而斗仙靈院坐于西方,同樣在西方巨大石臺上入座的也有其它的一些靈院。
而南北兩方卻只有寥寥不過數(shù)人入座,但是卻無人感多抱怨半句。
北方石臺上,國主唐明淵攜著玉環(huán)國后,唐十三長公主以及鎮(zhèn)北王唐戰(zhàn),禁軍教頭冷屠,國子唐無忌站在唐明淵身后,面色沉靜。
南方石臺上,隆山老王隆寒烈攜著隆山王隆九冬,郡王隆凌霄,隆凌天,郡主隆凌雅,郡王隆凌霄同樣站在隆寒烈身后,面色沉靜無比。
兩方互相凝視著對方,眼中都有殺意涌動,一股無形的氣流陡然在兩方目光的交接處旋起,讓斗仙臺周圍的人瞬間感覺到渾身一冷。
原本喧鬧如悶雷的聲音也逐漸弱了下去。
幾百萬人擠在這小小的一方世界中此時卻落針可聞。
眼看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葬龍山,陵墓入口處,李小蘇,舞媚兩女站在這里足足等候了五日。
身上沾染了不少山風刮來的灰塵,兩女原本紅潤的面頰此時看來卻有些蒼白,一雙美眸中難掩疲憊。
此時太陽已經(jīng)升起,她們知道今日的長安城會格外熱鬧,但是她們心系李墨,根本無心去湊那熱鬧。
然而兩女雖然表面冷靜,實則內(nèi)心早已在翻涌。
唐無忌離開時說過,升龍池暴動最多持續(xù)五六日,今日已是第五日,若李墨安然無恙,定然已經(jīng)出來,此時卻不見李墨的蹤影,那么只有一個解釋。
這個解釋在兩女心中想都不愿去想。
突然,李小蘇長吐了一口氣,身子隨著吐出的這口氣而明顯的起伏了幾下,眼中的赤紅光芒陡然爆發(fā),瞬間彌漫她的雙眼,仿佛紅色火苗一般朝外噴發(fā)。
一道寒冷如九幽般的聲音傳出。
“看來我哥真的隕落了,他的仇,我給他報!”
舞媚聽聞李小蘇的話音,轉(zhuǎn)頭看向李小蘇,只見李小蘇的赤紅火系靈力從全身升騰起來,將她的身姿盡數(shù)包裹,仿若一件赤紅色外衣,原本不算長的一只狐尾和一對狐耳在此時突然暴漲,而她的嬌俏面容和身軀也在發(fā)生著巨大變化,雙手慢慢化為雙足匍匐在地,原本是修長的一雙大腿此時長滿了長長的赤紅毛發(fā)。
頭頂虛空中一輪巨大的如同太陽一般的火系命靈昊也在此時隨著李小蘇的變化而不斷旋轉(zhuǎn)著。
舞媚記得當初在國宮之時,李小蘇曾完成過這樣的變身。
一尾妖狐。
一足就將同為火系的火連天拍成重傷,連同護身靈甲都拍爆,一尾卷過去,把火連天活生生勒死,甚至將火連天的尸身朝著隆凌天等人拋砸過去時,連隆凌天都不敢接火連天的尸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