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既已有了打算,自然不愿耽誤太多的時間,他現(xiàn)在最需要的就是在抵抗黑曜雷罰之前做足夠的準備。
首先被他想到的就是《符篆》,符篆乃是李墨前世正一道的三大絕學之一。
《太初感應篇》,《百煉道印》以及《符篆》。
《太初感應篇》功于吸納天地之氣,助于提升修為。
《百煉道印》功于凝練道力,讓道力威力大增。
《符篆》則功于刻畫各種輔助類符篆,讓正一道弟子在戰(zhàn)斗中更加如魚得水。
《太初感應篇》已在李墨來到東唐靈院第一次修行之時被《靈道真經(jīng)》吸收加強了十幾個金色小字的加持之力。
地道為陰,天道為陽,人道為靈,靈可定陰陽。
十七個金色小字不斷圍著李墨的靈魂旋轉,為李墨的靈魂加持著防御之力。
而《百煉道印》以及《符篆》李墨卻還沒修習過。
他現(xiàn)在決定先嘗試修習《百煉道印》,道印一凝,他才能運用道印之力刻畫符篆。
雖然前世修行這門高深法門的感悟仍在,但是李墨也不清楚這門法門以雷系靈力代替天地之氣能否成功煉出。
李墨沉下心思,一片洋洋灑灑的文字自李墨魂識上流淌而過。
“天地有氣,氣為虛,虛游丹田,凝道印者,聚虛化形,返虛為實,即為凝,凝成則印成……”
文字不斷流淌之間,李墨的前世諸多感悟也涌上心頭。
只見李墨端坐之間,雙手成拳,拳面朝天,平平安于雙膝,突然李墨的雙手拇指從拳面陡然伸出。
在他拇指伸出之間,體內呈九層寶塔狀的雷系靈力突然涌動起來,仿佛受到一股強大無比的牽引紛紛朝著靈府頂端涌去。
銀色的雷系靈力涌去瞬間,迅速凝成一團,仿若一顆銀色的雷球。
感受到雷球成形,李墨的十指陡然伸直,只見在他十指伸直的瞬間,天神宮內靈魂上的靈魂之力陡然噴涌而出,這虎龐大至極的靈魂之力從天地橋上朝著地靈府頂?shù)你y色雷球涌去。
“凝”
李墨心頭大喝。
只見那銀色雷球在靈魂之力涌入時,原本還有些不規(guī)整之處被這靈魂之力極度壓縮打磨,慢慢變得圓滑起來。
這是要不斷以靈魂之力壓縮雷球,返虛為實,凝成道印。
而隨著靈魂之力不斷從天地橋上落下,魂海中地靈府的雷系靈力,黑曜的陰雷氣息融合的全新氣息也跟著涌了下來。
隨著這道全新氣息涌入雷球之中,一抹連李墨也想不到的變化浮現(xiàn)在李墨的心頭。
只見那原本是璀璨銀色的雷球居然不知不覺間出現(xiàn)了一條黑色的細線,這條細線極為顯眼,仿佛欲將這雷球分成兩半一般。
李墨現(xiàn)在正在凝印的關鍵處,無心管那黑線。
一股股靈魂之力仿若鐵匠一般不斷壓縮著手里的精鐵,欲將精鐵煉成絕世神兵。
雷球越來越凝練之間卻變得越來越小。
李墨心中清楚,這是凝之一訣已經(jīng)有了效果,必須將雷球凝到極致,才能化為印。
隨著李墨的靈魂之力不斷流逝,靈魂周圍的十七個金色小字開始不斷圍著李墨的靈魂快速旋轉,而靈魂的頭頂碧瑤根也灑下道道綠色光華不斷滋養(yǎng)著靈魂。
李墨一坐就是三個時辰。
……
而在天空中出現(xiàn)第一道初紫霞光時,李墨瞬間感覺他體內的雷球已經(jīng)凝練到了極致,不論靈魂之力如何涌入雷球,那雷球再也無一絲變化。
而此時李墨的靈府內,一顆不過如同人眼珠大小的雷“球”,或者叫雷珠更加確切,正散發(fā)著恐怖的威勢在靈府頂端滴溜溜的旋轉著。
里面的雷系靈力仿若銀水一般在雷珠中流轉。
這顆雷珠讓李墨小心翼翼,因為里面的力量太過強大,稍有不慎,一道爆裂,頃刻間李墨就將被雷珠中巨大的力量崩的粉身碎骨。
李墨見雷珠再也無法更進一步凝練,他的雙手小指突然向拇指,食指一般伸直。
而在他小指伸直的瞬間配合上《百煉道印》的法門口訣。
突然一股強大無比的威勢從他完整的雙手印式上噴涌而出。
“蘭花道印之力,印結”
只見李墨心頭一吼。
李墨的雙手呈蘭花印式朝著自己的印了上去。
那股無比的威勢從他印式上瞬間沒入眉心,朝著地靈府極速竄去。
地府中的雷珠高懸,突然這股威勢一下撞在了雷珠之上。
霎時間靈府震動,雷系靈力化為的銀蛇在靈府中四處逃竄。
李墨的眉頭瞬間緊緊的皺在一起,冷汗瞬間密布額頭之上,忍受著靈府的震蕩。
靈魂之力此時將那威勢與雷珠盡數(shù)包裹,要強行將威勢與雷珠融合在一起,一旦融合成功,道印即成。
這是最為關鍵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