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了一個小小插曲,氣氛也隨之沉重起來,太常劉焉忽然開口道:“馬將軍之事暫且不提,老夫有一建議若成,平天下之亂賊易如反掌爾!”
????何進道:“劉皇叔還請明言!”
????劉焉起身正色道:“自黃巾以來天下亂賊紛起,朝廷連年興兵早已疲憊不堪,焉以為平亂當倚重各地地方武裝,加強各州刺史之權,最好能恢復西漢州牧制度。如此一來便能有力的將一州軍政大權集中起來剿滅亂賊!否則各州郡太守各自為政難以精誠合作,亂賊便有可乘之機,而州刺史在名義上又只有監(jiān)查權,不能有效、及時的調動各州兵力,實乃一弊端也!”
????何進聞言點了點頭,道:“劉皇叔此言有理,但州牧制度始于西漢王莽,我東漢還未開此先例,若放權設立各州州牧,難免會有一部分州牧趁機做大,甚至蔑視皇權有不臣之心。”
????眾人聞言也紛紛點頭,因為設立州牧確實不是長久之計,雖能有效的鎮(zhèn)壓各地亂賊,但也有著極大的風險。因為州牧一旦有不臣之心,天下便又重復戰(zhàn)國時代。在座各位都是人老成精的人物,自然能看清這一點。
????曹操更是出言反對道:“此事萬萬不可!眼下天下亂賊都是各自為政的烏合之眾,彼此之間亦是互相征伐混戰(zhàn)。操以為并不足為懼,只需以一支精銳之師徐徐圖之,逐個擊破,不用十年天下必重復太平盛世!反之若分封各州刺史為州牧則漢室危矣,殊不知請神容易送神難!若部分州牧聯合起來割據一方不尊皇權,朝廷當如何制之?”
????劉焉道:“恕老夫直言,如今之天下已不復光武年間,早有各方刺史在黃巾之亂中趁機做大,他們拉攏當地世家和各郡太守,一州軍政大權盡在囊中,如冀州刺史王芬,幽州刺史劉虞,涼州刺史董卓等人,既如此還不如順水推舟讓其名正言順,待平定各地叛亂后再設法收回州牧之職便是,大漢四百年江山便是王莽亦不能顛覆,何懼地方跳梁小丑?”
????頓了頓又道:“再而言,州牧也不需各州均設,只需委任重臣出任部分州牧即可,如此不但可迅速平定各地亂賊,亦有威懾之效,誰有不臣之心當群起而攻之,誰敢冒天下之大不諱?”說罷目光凌厲的看著曹操。
????曹操此時一介白身,連大將軍何進等人都沒有明言反對,他實在不便多言,嘆了口氣道:“亂天下者必州牧制也!”說罷不復再言。
????何進仔細權衡利弊得失后不由暗暗點頭,因為他這個大將軍名義上為全國兵馬大元帥,可實際上卻僅限于朝廷直系的左右羽林軍,而各地方軍閥往往都是陰奉陽違,根本不把他這個大將軍放在眼里。如建立州牧制度就好辦了,只需安排幾位心腹之人出任各州州牧,無疑能讓自己權力大增。
????“劉皇叔所言之事甚重,恕進不敢妄言得失,此事還需上表由天子決定方行!”何進最終選擇了默認,將皮球踢給了漢靈帝。
????劉焉大喜,為促成此事他已花費了數月工夫,天子身邊的張讓,趙忠等人早已被他買通,只要何進不反對,此事十有八九能成。
????馬超心里卻是一動,心知州牧制度在幾個月后便會得到落實,再一想易守難攻,坐擁天府之國的益州,心里不停的打著小算盤:要不要設法將劉焉誆到交州去?史載劉焉提出州牧制的初衷是為避禍,最初的打算前往南部交州,后來聽說益州有天子氣才臨時改變主意請任益州牧。
????而劉焉到任后迅速拉攏當地各大勢力,得到了當地世家和民間教派“五斗米教”首領張魯的支持,很快就平定了當地亂賊。隨后便野心膨脹,派張魯盤踞漢中阻斷交通,斬殺漢使,自己在割據一方,發(fā)展勢力,若不是因舊病復發(fā)而早死,恐怕這位劉皇叔會先袁術而稱帝。
????再三思索下小馬哥還是決定不改變這段歷史,因為一旦把劉焉誆去交州,那益州的之事就難以預料了。與其如此還不如讓劉焉先一步前去平定和收服亂賊,將來只需從他膿包兒子劉璋手里謀取便是。只是這樣一來便可惜那位后來成為劉備皇后的吳莧美女了,注定還要先嫁給劉焉的三子劉冒,然后守寡。不過吳懿乃陳留人,并不是益州本地世家,只要能阻止吳懿舉家隨劉焉一同入蜀,其妹子小蘿莉吳莧還是可以弄到手的。
????一場宴會直到午后才賓主盡歡而散,小馬哥這個大紅人自然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和拉攏,紛紛邀請前去府上赴宴。馬超不欲與這些人深交,當下婉言相拒,唯有族叔馬日磾拒絕不得,言明次日前去拜會。
????三人回到養(yǎng)心殿后,小馬哥又到丁原房里仔細商量了一番,二人一唱一和其實早有商量。
????一進門丁原便開口說道:“賢侄端的是大才,只可惜年幼資淺,又表現出了過人的見識和主見,吾察言觀色,發(fā)現大將軍雖賞識賢侄,可對你并未完全信任,絕不會讓你領衛(wèi)將軍之重職分他權柄,汝只能退一步取征北將軍之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