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那縣遭受洪災(zāi)的消息,隨著商隊,傳到了遠在下文州的莫世華那里。
莫世華等人在陸那縣交易場所縱火成功之后,并沒有在當?shù)赝A?,而是連夜逃走了。
他們趕回下文州后,就打探陸那縣那面的消息。
莫世華原以為,經(jīng)過這次火災(zāi),會令交易場所的商人人心惶惶,從而逃離陸那縣,令陳昱辛辛苦苦建造的交易場所荒廢掉。
可是陳昱輕描淡寫的幾招,就化解了交易場所所遇到的危機。不得不說,陳昱絕對是個人才。能夠看清事情的本質(zhì),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如果換做其他人,或許會按著莫世華的思路往前發(fā)展。但是陳昱就是陳昱,他確實與眾不同,能夠解決常人不能解決的問題。
莫世華聽說后,氣得把桌子都掀了。
當聽說陸那縣發(fā)生嚴重的洪災(zāi)之后,莫世華覺得自己的機會又來了。
應(yīng)對洪災(zāi)必然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抽調(diào)縣衙人員的結(jié)果,就是整個縣衙的運作,就會較以往,有很大的下降。無論是人員的辦事效率,還是陳昱的守衛(wèi),以及其他方面。
為此,在這個特殊時期,莫世華覺得自己可以渾水摸魚。將陳昱除掉。
做了充分準備之后,莫世華依舊是率領(lǐng)著兩名手下,趕往陸那縣。這次他自己認為,會有十足的把握。陳昱馬上就會死。
而此時,正在專心研究糧食產(chǎn)量的陳昱,卻渾然不知,危險正在降臨。
正如莫世華所料,此時陳昱身旁的守衛(wèi)、以及縣衙的部分人員都被陳昱派到各村賑災(zāi)去了。
身旁的侍衛(wèi)僅保留張義等八個人??h衙后廚的雜役有些就來自于那幾個受災(zāi)的村子。陳昱也都給他們放了假。讓他們回去幫助家里抗災(zāi)。
而負責(zé)陳昱伙食的廚子老張,也回家了。
所以這幾人,陳昱等人的伙食水平直線下降。
暫時頂替老張的小趙,也是硬著頭皮接地這個活。小趙對自己的廚藝還是有幾分自知之明的。與老張相差不是一星半點的,而是幾個檔次。
原以為會受到陳昱的責(zé)罵。可是等了很久,都沒有接到陳昱讓其過去的通知。
小趙雖然沒有與陳昱當面接觸,但是不止一次聽與陳昱接觸的家丁、雜役夸贊陳昱。
原本他以為這都是一些奉承話,算不得數(shù)的。但是小趙經(jīng)此一役,通過自身的切身經(jīng)歷,深深地感受到,陳昱是個好主子。
因此,他非常用心地為陳昱做飯。不知不覺間,廚藝竟然有了一些提高。這倒是沒有想到的。
由于守衛(wèi)的減少,雜役的告假。陸那縣縣衙相對于以前,冷清了不少。
莫世華進入陸那縣縣城后,經(jīng)過多日調(diào)查,尋找到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每日負責(zé)向縣衙送菜的王老漢一家。
莫世華三人十分輕松就將王老漢一家三口制伏了。他以王老漢兩口子的性命,威脅王老漢的兒子王清。
讓他明日一早送菜時,將自己送進陸那縣縣衙。
同時,他保證,事成之后,就放了他們一家三口。
王清為了父母的性命,只能違心地答應(yīng)了。他知道,如果不同意的話,一家三口都得死。雖然他知道莫世華一定是為了對付當今陸那縣縣令陳昱。而陳昱是他們一家崇拜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