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彈迅速地在楊祿軍面前放大,炸在沖在最前面的鳥船的甲板上。
鳥船屬于福船型的小型快速海船。船長10米,寬3.4米,鳥船是用得比較普遍,數(shù)量比較多的一種快攻船型。
這一炮竟將它全打得動彈不得,跟著的第二炮打響,一聲悶響,自露天甲板上爆開,木屑四濺,由于船小,炸出了一個大洞,鄰近的人有二個掉了下海!
在高雄一號上指揮的副艦長叫做顏東來(又是顏家人),年紀輕輕,卻已經(jīng)有上幾把刷子,他控制的第二門炮炮擊打出的炮彈竟然穿過了鳥船上的第一個彈孔打進了敵人鳥船船艙內(nèi)?。ㄅ趽粲袃煞N方式,一是各個炮組的炮長控制,往往在亂戰(zhàn)時進行,二是由炮甲板里的副艦長或者炮術(shù)軍官逐個擊發(fā))
簡直是神跡!六條高雄艦上至少有十來個瞭望哨通過望遠鏡看到了這神奇的一擊,立即爆發(fā)出狂熱的歡呼聲:“媽祖保佑!”“我軍必勝!”
很快地,六條高雄艦上都是叫聲,所有的人喜形于色。
不得不說高雄一號的炮擊極是準確,9門12磅火炮只有一門攻擊失的,但一樣形成了近失彈,打出大團的水花濺在那條鳥船上。
8顆炮彈盡數(shù)落在那條可憐的鳥船上,它馬上打橫,失去了行動力。
接踵而來的炮彈落在了楊祿戰(zhàn)船群上,炮彈的呼嘯聲、撞擊聲和人們的驚呼聲在海面上回蕩,他們的船接二連三地中彈!
盡管他們奮力推進,但是逆風行駛不易的同時還遭受炮彈攻擊,導致楊祿船隊寸步難行。
接著北港一二三號艦趕到,加入了炮擊的合奏中,
在三百米的距離內(nèi),9條炮艦進行第二輪的舷側(cè)齊射,從船頭到炮尾的一門門炮次第打響,炮聲震天,船舷飄起了大團白色的火藥煙霧,然后被海風吹散,沒有影響視野。
左鋒將陳三恨得牙癢癢地,對方炮艦居然把風帆轉(zhuǎn)向不再受風,占據(jù)著上風口,大炮肆無忌憚地轟擊!
他指揮已方的一條中軍船和一條潮州紅頭大海船沖上前,開炮反擊!
然而他們進行的齊射未能命中任何一條東南府軍艦,眼睜睜地看著炮彈打了飛機。
啊哈,風帆時期的炮艦對轟時,受到與風向相關(guān)的船位的極大影響,上風的艦船很難打開下層炮門,三層炮甲板的大艦尤其如此,而下風的艦船開炮位置好一些(他們迎戰(zhàn)的那一舷被風抬高)。
但是!從下風位置射出的炮彈容易射高,指向的是索具,那是個篩子,打中與否看運氣,尤其是在沒有使用破壞索具的鏈彈和杠彈時,炮彈打空氣的不少。
而從上風位置射出的炮彈則會射低打到船體外殼上,因此,決定艦船在戰(zhàn)斗中應該占領什么位置的是戰(zhàn)略目的,甚至關(guān)系到戰(zhàn)斗的勝負。
中軍船和紅頭大海船立即招致東南府軍艦的集中猛轟!
硝煙彌漫,連串炮彈打在中軍船和紅頭大海船身上,帶來的是船身不斷地損傷和人員操作。
由于上風位置,簡直是“拳拳到肉”,炸得兩條受擊的船只船壁上千瘡百孔也似,到處開洞,每受一擊就是顫抖一下。
在猛烈的攻擊下,兩船數(shù)處船身的船板坍塌,狀況悲慘。
他們的反擊越來越弱,火炮都啞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