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看著李知的畫作,有些沉默不語,他無法評比這幅畫的好壞。
不是他的技藝不高,而是這幅畫作,跟他的所學(xué)截然不同,這讓他如何評比。
“三位看看此畫”
蔡邕把畫遞給另外三位評判,揉揉眉頭。
“嘶……”
陽球等三人亦是被所驚艷,但是宋忠亦是與蔡邕一般,先是驚艷然后皺起了眉頭。
“此畫雖然讓人眼前一亮,頗為真實,然則……”
說到這里宋忠皺皺眉頭,雙目緊盯著畫作,搖了搖頭。
“此畫卻死氣沉沉,毫無韻味,難登大雅之堂?!?br/> “此言差矣…”
盧植卻在一旁為李知的畫作抱不平
“此畫雖無甚韻味,但是勝的真實”
說到這里盧植雙目放光
“若是令行之賢侄,去畫天下堪輿圖,那將于國朝有大用!”
在盧植說到這里之后,一邊的陽球也是目光一亮。
“子干兄此言大善!”
“某怎的沒想到此處…”
說到這里陽球激動的站起身來,在臺上來回的走動,邊走邊說道
“若用此畫技,畫天下堪輿圖,那我等坐于家中,便可治理天下!”
隨后激動的大贊道:“此畫技與國有大用,當(dāng)為今日第一!”
聽陽球說到這里,宋忠卻有些不同意。
“此畫對國朝或許有用,但我等今日來此乃是考校作畫,而非有用無用?!?br/> “此畫技雖然頗為新穎,但是卻無甚韻味,不可評為第一”
“子仲兄卻是過于迂腐了,此畫……”
為了李知的畫,三人在臺上吵鬧爭辯起來,一時之間誰也說不服誰。
只有蔡邕在一旁緊緊的皺著眉頭,看著其他人的畫作。
看著臺上三人的爭執(zhí),和蔡邕緊皺的眉頭,下面諸人皆是面面相覷。
眾人心中皆是有些忐忑不安,不知是哪位的作品出了差,讓三位評選如此爭執(zhí)。
“呼……”
蔡邕此時長長的呼一口氣,放下最后一張作品,揉揉額頭,卻是有些難以抉擇。
除了李知的作品,其他人他心中早已有了定數(shù)。
這些畫作之中,除了李知的作品,就數(shù)一個叫陳鷹陳博文的作品最為傳神。
若沒有李知,此事倒也好辦,直接定他為畫之尊便可,然而卻都多了出了李知的作品,這讓他有些難辦。
此時他看了看臺上爭執(zhí)三人,又看了看臺下忐忑不安的眾人,心中有了決定。
“三位賢弟莫要再爭執(zhí)了,此次我等便不作評選?!?br/> “我等可把行之賢侄的畫作,與此人的畫作一起交于眾人,讓他們自己評選。”
蔡邕拿著拿著陳鷹的畫作對正在爭執(zhí)的三人說道。
“大善”
“就如此吧”
三人聞言,想了一下,覺得自己也爭執(zhí)不出什么結(jié)果來,對蔡邕的提議便也就同意了。
蔡邕見他們?nèi)送?,便站起身來,拿過兩幅畫作,走到臺前,對臺下眾人言道
“諸位賢侄,且聽老夫一言。”
“如今有兩幅畫作,卻是有些難以分得出伯仲,老夫等人也是對此爭執(zhí)不已。”
“如今老夫把評選之權(quán),交于諸位作畫之人,以顯公正?!?br/> “諸位賢侄,若是覺得哪幅畫可為第一,便在此畫一旁的白紙上,寫下一個善字即可。”
蔡邕話音剛落,下面便熙熙攘攘的,傳來了眾人的小聲討論之聲。
李知聞言,對一旁的郭德是另一個眼色。
郭德明白他的意思,便向蔡邕走去。
待到郭德把兩幅畫作從臺上拿下來,放在臺前的一個幾案上,又拿兩張白紙放于畫作兩旁,對蔡邕點了點頭,便退下了。
“諸位賢侄便開始評選吧。”
蔡邕看一切已經(jīng)準(zhǔn)備妥當(dāng),便對臺下之人說道。
“請……”
“請……”
眾人相互客氣了一下,便往畫作之處走去。
跟隨眾人走到畫前,李知一眼便看到了自己的畫,雖然早有預(yù)料,但是預(yù)料變成現(xiàn)實,還是免不了有些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