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折騰,月已高懸于天。
佬石已命宮中廚房將酒食備好,設(shè)在偏殿之中,恭請四人用宴。酒食飯飽,冬秀因地宮血跡污穢,便命老鐵父子將宮中許多婦女全數(shù)放出,本島有家的還家,無家的待明日另行擇配。率人將宮中幾具賊黨尸首抬出掩埋,只留下四名服侍的宮女聽用。
初鳳姊妹雖然入世不深,見冬秀處理井井有條,也都佩服,贊不絕口。
初鳳在用宴之時,笑對冬秀道:“我姐妹三人因受恩母囑咐下令,父仇一報,便立即回返。這島上之事,一概不知,實難治理。我看冬秀妹妹是個干才,不妨便代我們作了這島主?實乃一舉兩得!
冬秀笑答道:“別說我本無此德能,昨日俘虜,今作島主,難以服眾?v然是三位恩姐錯愛,賊首妖婦雖然已死,但是還有妖道和一些余黨外出未歸。剛在地宮中擒俞賊時,妖婦驚醒施障眼之法,滿宮毒火轉(zhuǎn)眼便燒到面前,若非二恩姐眼疾手快,將她刺殺,我一個如何能夠抵擋?妖道是她丈夫,想必定然比她厲害。三位恩姐如不在此,留下妹妹一人,到時豈不是任人宰割?況且全島人民思念故主,一念忠誠,三位恩姐一走,不說他們是不是依言投海,那妖道一回,不是重陷于水火火熱之中么?”
初鳳聞言,沉思了一會,便問二鳳、三鳳兩人想法。
二女皆是附和冬秀主張,三鳳更是堅決。
初鳳見此情景,心中甚是憂急。
四女剛一出殿,島民便聞信齊集,在這別殿宮墻之外,紛紛夾道歡呼。這一路上,香花禮拜,燈燭輝煌,自有一番歡樂氣象。
四女走到王宮起居別殿之中,更是華麗非常。
堂上一呼,階下百諾,起居飲食,無不精美。
人性大都喜新厭舊,紫云宮雖為仙宮,一派仙家景象。初鳳三姐妹已經(jīng)在那生活了十余年,見慣便不以為奇。驟臨人間,初見繁華的凡塵之景,初嘗這豐富的人間百味,頓時對這人間流連忘返。除了初鳳質(zhì)厚心堅外,二鳳、三鳳兩人皆是樂不思蜀,全然忘了紀寧囑咐。
初鳳一再重提前事,二鳳、三鳳雖不曾公然反抗,皆是想要暫留一陣。
二女想著紀寧平時甚是寵愛她們,稍有違背,應無大事。又因她們只是筑基,尚未煉就元神,身無法力,不知那道法玄妙,想那紫云宮深處海底,紀寧喜靜,一心苦修,不知歲月,耽擱一陣,應是不知。
初鳳見勸說不聽,又不忍強迫,便對二女道:“你們既是想留于此,恩娘之令,不敢違背,明日祭墓之后,我只好獨自回去。無恩娘之命,決不再來。你二人謹記恩娘之言,紅塵不是久戀之鄉(xiāng),務(wù)要早回,以免惹得恩娘盛怒,處罰你們!
二女不假思索,滿口應允。
冬秀勸了一陣,見初鳳執(zhí)意不從,只好由她。
有二鳳、三鳳愿意留下,已經(jīng)是喜出望外,便不深勸,恐怕生變。
島中漁民喂養(yǎng)的公雞一聲啼鳴,音色清亮悅耳,金烏展翅東升,片刻便天地皆明。
四女在宮中起身,宮墻外面已是萬頭攢動,人山人海。
冬秀有心展示這島上風光,早命老鐵父子準備舊日俞利所用儀仗,前呼后擁,往方母墓地而去。
方母葬處地勢偏僻,俞利毫不關(guān)心,島民又只知廟中敬獻,方良死后,無人修理,墓地上叢草怒生,蓬蒿沒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