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保密單位的原因。
所以凡是從504所出來的東西,無論是信件匯款還是郵寄,都不會通過地方郵局,而是走特殊信箱。
也是因此,雖然504所就在東興公社。
但東興公社郵局的主要業(yè)務,卻基本都還是來自于地方。
這年頭經(jīng)濟不發(fā)達。
如東興公社這種窮鄉(xiāng)僻壤的地方郵局,平素的業(yè)務可以說是少的可憐。
因而整個郵局之內(nèi)都只有一個工作人員,而且看上去年紀已經(jīng)不小。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上了年紀,又或者是因為閑極無聊的原因。
郵局的工作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明顯比飯館供銷社來的熱情。
看到楊振背著冒尖的一大背篼吭哧吭哧的進門,工作人員三步并作兩步的小跑出來,一邊幫忙接背篼一邊好奇道:“小伙子你這背的都是啥啊,咋這沉?”
“也沒啥!”
“就是些肉干啊野豬油榛子啊之類的山貨,還有就是從供銷社淘換的些東西!”
楊振點頭,表示橫豎自己也吃不完,就打算給家里寄去。
“給家里寄去!”
“你知青?。俊?br/>
確定這點,工作人員那是咋舌無比,表示自己在東興公社郵局干了半輩子,這邊的知青認識的即便沒有一千,那起碼也有八百。
來郵局取家里寄來幫補的知青多了,可下鄉(xiāng)卻還能寄東西幫補家里的……
全公社的知青,楊振可還是頭一份。
“我們家比較困難!”
“我這也不是沒法子么!”
楊振敷衍一句,趁著工作人員稱量的功夫便打算要匯票填寫匯款單。
“匯款那可是得扣手續(xù)費的!”
“你這寄多少錢啊,還非得單獨匯!”
工作人員好心提醒,表示要錢少的話,大可以塞東西里一起寄。
保證丟不了不說,還能省幾個匯費。
“三百!”楊振道。
“三百!”
聽到這個數(shù)字,工作人員震驚的瞪大了眼睛。
畢竟這個數(shù)字,不僅僅是因為這是他在東興公社郵局干了大半輩子所聽到過的最大的匯款數(shù)目之一,比他一年的工資都還要多。
更多的還是因為寄錢的人,居然是楊振這么一看這年紀不大的知青!
知青除了配給口糧之外,幾乎什么都沒有。
想掙錢,就只能靠工分。
但這年頭的工分能值幾個錢?
“我還以為就是十塊八塊的!”
“沒想到居然有這么多!”
“這么多錢,那倒是的確要單獨匯!”
“畢竟萬一有個差池,那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工作人員干笑兩聲,在拿匯款單給楊振填寫的同時夸贊連連。
說些人家當知青不靠家里幫補就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
像楊振這樣不但能攢下這么多山貨,還能給家里寄這么多錢的知青,怕是全國都找不出幾個來。
有他這樣的兒子,他爸媽可算是有福了之類。
不過在夸獎的同時,工作人員卻也不忘表示再苦再累都想著家里雖然是好事。
但這年頭政策緊。
稍微有點啥怕就得前途盡毀。
讓楊振千萬別光想著錢,以免把一輩子都給搭進去。
雖然只是些隨口的絮叨。
但聽到這些,楊振心底卻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