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衛(wèi)指揮使衙門,大堂之內(nèi),泰昌和一眾將領圍著搬過來的沙盤皺眉不語。
現(xiàn)在,他們兵力上是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海州城內(nèi)外足足聚集了十九萬大軍,而建奴在遼陽城和沈陽城加起來的兵力也才六萬。
可以說,只要建奴騎兵不趕回來,他們必定能拿下遼陽城和沈陽城!
但是,硬攻遼陽和沈陽依舊不是首選。
要知道,遼陽和沈陽本就是遼東重鎮(zhèn),其規(guī)模都超過了一般的府城,防御力可不是一般的高。
而且建奴占據(jù)這兩座城池之后還召集了數(shù)以十萬計的遼民對兩座城池進行了修繕和擴建,使其防御力更超以往。
更為可慮的是,這兩座城池中都有紅夷大炮,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是威力卻極其驚人,一炮下來,那就是一條血槽,攻城的人員越密集,傷亡越大。
如果真硬攻,恐怕每座城池最少要付出幾萬傷亡的代價。
問題,他還不能選擇圍困,因為他們?nèi)笋R雖多卻不可能將兩座大城都團團圍住,一旦揮十余萬大軍圍住一座大城,另一座大城的建奴肯定會知曉,到那時消息基本就沒辦法封鎖了,一個月左右,努爾哈赤必會率騎兵回援。
這會兒神機營雖然已經(jīng)能硬扛建奴騎兵,但人家肯定不會傻乎乎的往神機營駐守的地方?jīng)_啊,到時候建奴騎兵在外圍四處騷擾,傷亡肯定更大。
怎么辦呢?
難道真拿人命去堆!
那得多少人命啊!
要知道,這會兒遼陽城中就有建奴漢八旗步卒將近三萬,沈陽城中更是又建奴滿八旗步卒三萬余。
兩座城池加起來最少六萬守軍,就算按一比一的比例算,拿下兩座城池最少要傷亡六萬余人,更何況,攻城一方死傷十有八九是要超過守城一方的。
如果人家真鐵了心死守,再加上紅夷大炮之助,他命人硬攻,傷亡超過十萬都有可能。
這么搞,不行?。?br/>
萬一打殘了之后建奴騎兵正好趕回來,他們可就危險了。
泰昌皺眉沉思了一陣,隨即問道:“劉將軍,遼陽和沈陽那邊真沒察覺南四衛(wèi)已被我們拿下了嗎?”
劉興祚毫不猶豫的點頭道:“皇上放心,南四衛(wèi)本就由末將負責駐守,代善都跟末將鬧翻了,他都很久沒跟末將通過消息了,這邊沒什么消息傳過去那也很正常。再說了,他們?nèi)绻l(fā)現(xiàn)南四衛(wèi)有變,肯定會派出大批的斥候前來刺探消息,現(xiàn)在遼陽城里的斥候還是在城池周邊五十里范圍內(nèi)巡弋,并沒有出現(xiàn)在海州衛(wèi)附近,這就證明,他們根本沒有察覺?!?br/>
這個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說實話,泰昌是真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派奸細去遼陽城和沈陽城里搗亂。
當初建奴就是用這一招,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沈陽和遼陽這兩座重鎮(zhèn)。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自然也想用這辦法把兩座重鎮(zhèn)奪回來。
問題,他能派去的奸細好像也就劉興祚了。
劉興祚可是南四衛(wèi)主將,能跑去人家那里做奸細嗎?
想到這里,泰昌試探道:“劉將軍,如果你帶著上千人馬去遼陽或者沈陽,他們會讓你進城嗎?”
劉興祚聞言,不由為難道:“皇上,這個恐怕不行,畢竟末將乃是南四衛(wèi)主將,而且手下人馬本就不多,如果貿(mào)貿(mào)然帶著上千人馬跑過去,就算沒跟代善鬧翻,也會引起人家的懷疑。更何況,每次末將去遼陽和沈陽都只帶了百余親衛(wèi),這個時候末將都跟代善鬧翻了,還帶著千余人過去,他們恐怕以為末將是去鬧事的,這種情況下,他們肯定不敢讓末將率軍進城?!?br/>
百余人,能頂用嗎?
沒有上千人根本就不可能守住一座城門啊!
唉,怎么辦呢?
派劉興祚帶著百余人去簡直是讓人去送死??!
泰昌著實為難的不行了,人家剛立下大功,就讓人家去送死,這未免讓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