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錢莊,財源滾滾,那賺錢的速度著實(shí)讓人眼紅。
沒辦法,有朝廷作為后盾就是牛,不管是存銀還是匯兌,那都不用擔(dān)心,這亂世里但凡有點(diǎn)銀子的商戶自然想把銀子存進(jìn)大明錢莊,至于匯兌,那更不用想,只要是有大明錢莊的地方,那絕對選擇大明錢莊。
這大明錢莊生意之紅火,看得其他地方的富商都眼熱啊,特別是那些本身就坐著錢莊營生的富商,那是只想著能開個大明錢莊的分號就好。
所以,朝廷才剛把在京杭大運(yùn)河沿岸增設(shè)分號的消息放出去,各地富商那都是爭破了頭,拼命哄搶那每個城池一個的珍貴名額。
話說囯丈吳養(yǎng)春不是說過,就算是南直隸的私營錢莊都接不了上十萬兩的匯兌業(yè)務(wù)嗎?
為什么這大明錢莊開分號的消息一傳出去,會突然冒出來這么多有錢人來呢?
要知道,一個分號的本金那可是五十萬兩,京杭大運(yùn)河沿岸可是有二十多個城池,這些城池竟然最少都有好幾個富商來搶這個分號的名額,多的甚至都有十多個,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難道,大明的富商都這么有錢了嗎?
其實(shí)不是,真能拿出五十萬兩來的并不多,可以說,京杭大運(yùn)河沿岸的二十多個城池里總共都沒幾個。
不過,這錢不夠可以湊啊!
一個富商拿不出五十萬兩來,幾個甚至十幾個富商一湊,不就有了嗎?
這錢莊生意簡直就是一本萬利??!
一天收到幾萬兩存銀那就是幾百兩的利潤啊,一天收到十幾萬兩的存銀那就是上千兩的利潤啊,更何況還有人存了取,取了存,不停的送錢。
要是接到一筆大的匯兌單子,那就更不得了了,簽張十萬兩的匯票就是五千兩的利潤??!
雖說朝廷給的分紅不多,但架不住分號越來越多啊,這會兒大明錢莊一天的收益可能也就幾萬兩,分給他們的利潤算下來可能也就幾百兩。
一旦大明兩京十三省全是大明錢莊的分號那可就不得了了,一天分個幾千兩甚至上萬兩都有可能,一年那就是上百萬兩甚至兩三百萬兩??!
這年頭賺個幾百兩甚或幾千兩的確不難,賺幾萬兩就有點(diǎn)難了,賺幾十萬兩那更是難上加難,真能賺到上百萬兩的富商,整個大明都找不出幾個來。
但是,一旦加入大明錢莊,開個分號,那就不一樣了,那簡直是躺著賺錢啊,就算幾個人湊出五十萬兩本金來,不出幾年,大家都能賺上百萬兩??!
這么好的發(fā)財機(jī)會,那還不趕緊搶??!
這各地的富商一通瘋搶分號名額,開分號的速度自然快,而分號一多,大明錢莊能加印的銀票自然就越來越多。
不出一月,大明錢莊的分號就變成了十個,這個時候泰昌想加印五百萬兩都不成問題了,而且,很快這個加印的數(shù)額就會達(dá)到一千萬兩。
泰昌是躊躇滿志,正考慮是不是要召集大軍先把建奴滅了,再讓遼東軍南下,把反賊給剿了呢,盤踞在山西和河南的反賊也在考慮,是不是要找個藩王給搶了呢!
這些藩王那真是要錢不要命的主,朝廷的告示都發(fā)下去快一個月了,竟然沒有一個藩王響應(yīng),他們就好像吃定了泰昌不敢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被反賊給殺了一樣。
泰昌不敢嗎?
他當(dāng)然敢!
他還想著反賊快點(diǎn)滅掉幾個藩王呢,因為他把錦衣衛(wèi)密探都派出去了,盧象升和曹文詔也率一萬精騎在大名府等著了。
一旦有那個藩王反賊給滅了,上萬精騎便會沖過去“報仇”。
這樣一來,不但能嚇得其他藩王乖乖掏錢掏糧為他養(yǎng)活大軍,他還能額外獲得一批錢糧呢。
他以為這些藩王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不死幾個不知道怕,不曾想,南陽卻突然傳來急報,唐王府愿意出錢出糧,供養(yǎng)一萬屯衛(wèi)精銳守護(hù)南陽唐國。
南陽唐王朱聿鍵!
這家伙不就是歷史上的南明隆武帝嗎?
泰昌收到急報,整個人都愣住了,他還真沒想到,藩王里面會有如此大氣的。
要知道,一萬屯衛(wèi)精銳一年最少也要消耗十余萬兩銀子和十余萬石的糧食??!
南陽唐王朱聿鍵為什么如此與眾不同呢?
其實(shí),這跟他幼年的遭遇有很大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