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河狹窄的河谷通道中,十余萬明軍正排成一條長龍魚貫前行,那蜿蜒曲折的隊伍足有將近三十里長。
前面就是馬兒墩寨了,只要拿下馬兒墩寨,通往建州衛(wèi)城的路便再無關(guān)卡,十余萬大軍便能兵臨城下,圍攻建奴老巢,建奴就要完了。
按理來說,這個時候的明軍應(yīng)該是興奮的嗷嗷叫,飛快的往前沖。
但是,明軍并未如此,他們不但沒有跑得飛快,反而如同龜速般在往前挪,甚至明軍前鋒抵達空無一人的古勒寨時還分出了大半人馬在那里搗毀壁壘和箭塔,墨跡了大半天才繼續(xù)前行。
這一天,明軍就向前推進了二十余里,申時方至,日頭還高懸半空,天色尚未變暗,明軍竟然就開始扎營了。
你們干脆跟烏龜一樣趴地上爬著走得了!
遠遠的山巔之上,茂密的叢林之中,皇太極是氣得直咬牙。
他的確想偷襲明軍步卒,但是,這時候并非最佳時機。
他當然知道德格類沒做什么抵抗便退了,他也知道阿敏根本就沒跟明軍接戰(zhàn)便退了。
也就是說,這會兒馬兒墩寨差不多集結(jié)了一萬五千步卒。
阿敏肯定不敢不戰(zhàn)而退,直接逃回赫圖阿拉,而一萬五千步卒也不可能被明軍瞬間擊潰。
所以,他最佳的進攻機會就是在明軍攻打馬兒墩寨的時候!
這時候,中路明軍的帥帳之中,泰昌卻是滿臉淡定的盤坐在那里,看著孫承宗剛送上來的地圖,不疾不徐道:“你覺得建奴騎兵會在什么時候發(fā)動偷襲?”
孫承宗指著地圖上的馬兒墩寨道:“微臣以為,我們不對馬兒墩寨發(fā)動猛攻,建奴騎兵是不會上的?!?br/>
泰昌微微點頭道:“嗯,我們明天再緩緩?fù)七M二十里,你去把馬兒墩寨的布局探查清楚再說?!?br/>
第二天,明軍又是龜速般的前行了二十余里便停下來開始安營扎寨了。
皇太極是急得不行了,泰昌卻依然滿臉淡定的盤坐帥帳之中,看著孫承宗剛送上來的地圖。
這馬兒墩寨倒是沒有什么出奇之處,就是里面鎮(zhèn)守的建奴比較多而已。
泰昌盯著地圖看了好一陣,這才鄭重道:“要不明天我們就前行十里算了,剩下的時間就讓何可綱和祖大壽好好扎下營盤,做好阻擊騎兵的準備,后天一早我們再對馬兒墩寨發(fā)動攻擊?!?br/>
孫承宗連連點頭道:“皇上英明,反正這已經(jīng)是最后一道關(guān)卡了,我們是不必急于這一天時間?!?br/>
皇太極如果聽到他們的對話,真要氣得吐血了。
他們是不急,皇太極卻是急得快發(fā)瘋了,因為東面的明軍就要沖到赫圖阿拉了!
那邊可是三萬裝備齊整的神機營車兵,他根本就不敢?guī)еf騎兵去偷襲,他只能寄希望西路明軍對馬兒墩寨發(fā)動攻擊的時候,從后面夾擊,使之大亂,進而將其擊潰,然后再集中所有兵力在赫圖阿拉跟三萬神機營車兵來一場大決戰(zhàn)。
不得不說,他有點太過理想化了。
他以為這會兒還是萬歷四十六年呢,他以為明軍的主帥還是楊鎬呢,他以為這會兒的明軍還跟當初的明軍一樣可以擊潰呢!
這會兒,他想讓明軍什么都如他的意那是不可能的!
第三天明軍還是走了半天就不走了。
眼看這明軍前鋒就要沖到馬兒墩寨了,人家竟然就是不沖上去。
皇太極這個氣啊,差點就沒忍住,率騎兵沖了上去。
這個時候他都不知道到底是他在算計明軍還是明軍在算計他了。
還好,第四天,磨磨唧唧的明軍終于對馬兒墩寨發(fā)動了攻擊。
皇太極收到斥候來報,當即盡起三萬騎兵,從秘密通道中蜂擁而出,直奔明軍后路的步卒而去。
很不幸,他遇著了最擅于防守的祖大壽。
而且祖大壽都暗中準備了幾天了,就等著建奴騎兵來“偷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