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李郃打發(fā)李應(yīng)、彭丑、狐豨幾人先行前往飯?zhí)糜蔑垼麆t跟著韋諸來到了中軍房。
進屋之后,韋諸隨手示意李郃就坐,旋即他則坐在主位,好奇問李郃道:“你想與我探討什么?”
此時屋內(nèi)就只有韋諸與李郃二人,守在中軍房外的也是韋諸信任的親衛(wèi),因此李郃也不掩飾什么,如實說道:“昨日我聽翟司馬所言,秦國可以出動五十萬大軍,而我少梁卻僅有兩萬軍隊,即使背靠魏國,我也覺得兩方的軍力過于懸殊……”
韋諸恍然之余有些失笑,不以為意地隨口問道:“是故你想建議擴軍?”
“那倒不是?!?br/> 李郃搖搖頭說道:“昨日翟司馬無意間曾提起,我少梁總共也才十幾萬人,十幾萬人能養(yǎng)活兩萬軍隊已經(jīng)十分勉強,自然不會建議盲目擴軍?!?br/> 原本不以為意的韋諸,聽得暗暗點頭。
正如李郃所猜測的那樣,少梁這僅僅十幾萬人口的小國,之所以能養(yǎng)活兩萬軍隊,魏國著實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因此擴軍一事,在少梁是很難通過的——確切地說是魏國不會輕易答應(yīng),除非少梁可以獨自養(yǎng)活軍隊。
否則,魏國還不如自己訓練國內(nèi)的軍隊駐扎少梁呢。
“我的建議是,我少梁或許可以組建一支精銳奇兵!”李郃道出了真正的來意。
“精銳?”
韋諸微微一愣,笑著問道:“你是說,像魏武卒那樣的精銳?”
“不?!崩钹A搖搖頭道:“我只聽聞過魏武卒的威名,但不曾親眼見過,不過我覺得,即便我少梁花費巨大代價練就一支武卒,恐怕也會因為數(shù)量不多而難以起到大的作用?!?br/> 韋諸驚訝道:“可方才說精銳……”
李郃更正道:“我說的奇兵,精銳奇兵,重點在于奇兵!”
“奇兵?是《孫子兵法》中所言出奇制勝的奇么?你看過《孫子兵法》?”韋諸愈發(fā)感到驚訝了。
畢竟當代世人大多目不識丁,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更別說《孫子兵法》這等兵書向來只流通于各國的王公貴族階層,世間的平民根本接觸不到。
他韋諸之所以有機會拜讀幾卷兵書,那也是因為他乃翟家的家臣,而翟家別說在少梁,就算在魏國都有不俗的人脈。
“……那倒沒有,只是聽人提起過。”
在說這話時,李郃心中也難免有些尷尬,畢竟曾經(jīng)他很輕易就能接觸到那類書籍,可惜當時他沉迷游戲,根本沒有什么動力。
但即便沒有通篇看過,那些兵書所講述的主要思想,他多多少少還是知道一些的,尤其是作戰(zhàn)用計方面,比如火攻、水攻、襲營、斷糧道等常識。
李郃臉上的尷尬之色,讓韋諸產(chǎn)生了幾許誤會,他笑著說道:“翟虎大人就收藏了不少當世的兵書,你若是感興趣的話,日后向翟虎大人借幾部即是……好了,先說說你那個奇兵。”
“是!”
李郃一頷首,旋即正色說道:“據(jù)我所見,無論是少梁與魏國的軍卒,亦或者是魏武卒,都是用于戰(zhàn)場作戰(zhàn)的軍卒,而我所說的‘奇兵’,則多用偷襲、騷擾敵后,就拿秦軍舉例……若正面對抗,我少梁肯定無法戰(zhàn)勝五十萬秦軍,但我方可以派奇兵襲擊秦軍運糧的隊伍,一旦偷襲得手,便連車帶糧全部燒毀,反復(fù)幾次,秦軍必定陷入缺糧的窘境,到時候即使他有五十萬軍隊,也會因為缺糧而自行崩潰?!?br/> “……接著說。”
韋諸驚訝地看著李郃,起初不以為意的他,眼下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幾分興趣,面色也逐漸變得嚴肅起來,看得出來是在仔細傾聽并且分析李郃的提議。
見此,李郃便繼續(xù)說道:“還有,奇兵也可用于夜襲敵營,甚至是襲擊敵城??偠灾?,即盡量避免與敵軍正面交鋒,趁敵不備時,再給予其致命一擊。”
韋諸摸了摸下巴處的短須,不可思議地說道:“你打算偷襲五十萬人的秦營?”
李郃搖搖頭說道:“只要趁敵不備,讓秦軍難以及時反應(yīng),就算秦營有五十萬人,也沒有什么大不了……”
韋諸表情古怪地說道:“可萬一秦人反應(yīng)過來了呢?”
“那就暫時撤退?!崩钹A果斷地說道:“我也不敢奢求一次夜襲就將五十萬秦軍怎樣,但我可以反復(fù)偷襲,叫秦軍疲于奔命、難以入眠……”
“那恐怕需要不少人吧?”韋諸思忖道。
“人數(shù)尚在其次,關(guān)鍵在于要是精銳,懂得利用周圍地形與敵軍游斗,能以一敵十的精銳!”李郃正色說道。
沒錯,李郃就是想提議組建一支另類的武卒。
魏國模式的武卒雖然強悍到令諸國都不敢冒犯的程度,但弊端很多,單單其正面作戰(zhàn)兵種的定位,就注定這支兵種將承受巨大的傷亡。
明明是百里挑一,花費巨大人力、武力培養(yǎng)的精銳,卻用于正面作戰(zhàn),這是否值得呢?
魏國是富饒的大國,而且還是中原的霸主,承受得起魏武卒的傷亡,但少梁只是一個小國,自然不能像魏國那樣使用武卒,別說一場仗戰(zhàn)死成千上萬,就算是戰(zhàn)死幾十人、幾百人,也足以讓這個小國難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