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戟自然錯愕,驚訝的連話都說不出。
一開始還以為他聽錯了,可眼前燭臺高舉,明黃光輝耀于帳中,四個衛(wèi)戍面若冷霜,四雙眼睛十分警惕地盯著他。
一切是那么真實。
公子扶蘇還是那副悠哉悠哉的表情。
挾持公子扶蘇?
他是來投奔秦國的,而這么做不無疑會使得他成為整個秦國的敵人了,還不僅僅是秦國的,齊國也不會放過他。
扶蘇也看出了橫戟的顧慮。
“扶蘇今日有言在先,只要汝肯唯命是從,扶蘇必能于危難之際,保司徒性命。”
只保性命,那功名何在?
可公子扶蘇此令,不就是要讓他頭上頂個污名嗎!
挾持公子扶蘇,別說虎狼之秦,就連齊王也不會放過他。
而選擇了秦國,那是從長遠考慮,而眼下齊國滅亡是必然的事,他到時要么成為階下囚,要么就是被削為普通百姓。
所以橫戟在齊秦之間的搖擺不定,一直是因為權(quán)衡不了一個問題。
齊國和秦國,究竟哪個能給他更大的利益。
可橫戟現(xiàn)下開始懊悔不已,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秦國焉能就靠著前來投誠,就給予他高官厚祿之位,所以他還備了后手。
但是眼下這公子扶蘇非但沒有張開雙臂熱烈歡迎他的投靠,反而對他提了這樣一個要求。
一個,同時冒犯觸犯了齊秦兩國利益的要求。事后,哪個國家都不會輕易放過他。
橫戟思忖再三,并沒有將他帶來的東西就此獻給公子扶蘇。
“橫戟不敢?!?br/>
“橫司徒,而今汝帶劍入了扶蘇帳中,如今再說不敢,怕是不合適吧。”
說著,帳內(nèi)忽然又闖入了兩個武士,手中皆持利劍。
橫戟見狀,這才明白了,自己如今是騎虎難下。
橫戟心里自然一團亂麻。
但是,橫戟眼下并沒有退路。秦國人的劍不是開玩笑的,而公子扶蘇也絕非善類。
他今日若是不答應(yīng),便會被剁成肉泥,秦國人自會給他安上罪名,比如欲對公子扶蘇行不軌之事。
“橫戟斗膽一問,扶蘇公子緣何要讓橫戟挾持公子,且是南下。須知,橫戟若是如此,很快齊王就會派大軍前來圍困吾與公子。”
扶蘇一聽到自己將被齊國大軍圍困,不由得興奮起來,眼里閃著激動。
“如此更好!”
橫戟自然被公子扶蘇這副不懼反喜的神態(tài)給嚇到了。
大概,這就是背后有靠山的人吧,公子扶蘇的父親可是秦王,還有整個秦國。
但橫戟想了想,這里面必定有什么玄妙,故意相問。
“公子為何非但不懼,反而稱善?”
扶蘇并未作答。
事關(guān)這么多人,如何能這么輕易就將其中理由告知橫戟呢。他從頭到尾都只是秦國亡楚計劃之中的一個工具。
而且一個會背叛國家第一次的人,未必不會背叛國家第二次。
何況,即便今日來人不是橫戟,他也有辦法威逼利誘讓其就范,讓其配合他們行動。
見公子扶蘇對自己并不肯多言,橫戟自然也明白,公子扶蘇并不肯將他們秦人的計劃和盤托出。這就意味著,他不是他們自己人。
他只是被秦人看中了有利用的價值而已。
橫戟帶著歉意,對公子扶蘇作揖。
“公子恕罪,方才是橫戟多言了。橫戟如今自然唯公子之命是從?!?br/>
見他同意了,扶蘇正色,問起其他要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