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年幼還住在鄉(xiāng)下時,葉可家里的房子翻新,她隱約記得就是要先打地基,然后再壘墻,上梁,蓋房頂,這些個步驟,也不知道對不對。
不過基本應(yīng)該是差不多的,這里也沒有那條件蓋磚瓦房,可原理在她看來是一樣的。
她先是同維德阿伯,用簡單的測量工具,在地上畫了個大大的長方形,隨后就指揮著一眾雄性,在這個范圍內(nèi)往下挖坑。
本來外圍族人,這次也帶了些可以鋤地的工具,只是旱季里的暴曬,使得這土地硬的和石頭似的。
還是雄性化了獸形后,動用了獸魂力量附著在爪上,才將這里挖開一大片,直到了地下兩三米,土壤才開始有些潮濕。
等挖到差不多深度時候,葉可讓族人找了四根差不多高的樹干,準(zhǔn)備埋下去,當(dāng)茅草屋的支撐柱。
又讓維德阿伯根據(jù)平時做工具的經(jīng)驗,在四根樹干一端做了些接口,方便一會在頂上銜接頂梁,這些必須得固定好,不然屋頂不好往上鋪草席還有干草。
族人在埋樹干的時候,維德阿伯就被好多人圍了起來,詢問那些奇怪的切口都是做什么用的,要怎么切等等,都十分熱忱。
為大伙兒一一解答以后,為了證實所說的,維德阿伯又挑了四根結(jié)實的樹干做頂梁。
他接著在每根梁的兩端,弄好與之前,用來做支撐的木柱子,相互之間的接口后,這才指揮著幾個雄性,化成獸形將梁上上去,這樣大體框架就差不多做好了。
族人們紛紛驚呼,覺得十分神奇,沒想到這些個樹干,竟然真的能接起來。
再有就是在屋頂,又固定了一些劈開的長木條,大概隔十公分就放一根,兩段分別固定在梁上,這樣等一會鋪草席的時候才容易支撐,不會輕易就掉下來。
把幾個雌性編好的草席,覆蓋在房頂上,再堵住整體框架的三面,用來做簡易墻。
留下的一面只堵住一多半,留空的地方,正好進(jìn)出,葉可打算再讓大家弄個門,或是簾子出來,反正天氣太熱,有沒有都行。
最后把一些割下來的干草,均勻鋪在屋頂?shù)臅r候,一個簡易的遮擋太陽的茅草屋就建成了。
還是多虧了,維德阿伯一直以來研究的經(jīng)驗,在葉可告知了他幾種簡易榫桙結(jié)構(gòu)后,還聯(lián)想出更多的固定方法,讓這個簡易的茅草屋,也十分堅固。
部落里的族人又開始驚嘆,不少參與其中的都十分自豪,就算剛剛不清楚巫醫(yī)大人要做什么,等草屋搭出來以后,族人們都明了了,眼睛亮亮的看著巫醫(yī)和維德。
有了搭第一個茅草屋的經(jīng)驗,葉可也不用親自指揮了,維德阿伯和幾個外圍族人,也都比她還要了解其中要注意的地方。
也是有意讓族人們多和外圍族人多接觸一下,葉可可不想自己培養(yǎng)的‘技術(shù)人員’,被大家因為以前的舊觀念排擠。
于是熱火朝天的建屋行動開始了,人們似乎都忘卻了,剛剛失去居住了很多的季節(jié)的山谷,精神頭十足的搭起了他們?nèi)松?,第一幢茅草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