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蘇好意與這家的婆婆攀談,知道婆婆姓莫。
老人年輕時就守寡,一個人將兒子撫養(yǎng)大,后來兒子娶妻生子,一家人日子雖窮,卻也和和睦睦。
后來老家發(fā)大水,兒子恰好在河灣捕魚,竟被洪水沖走,只剩下了莫婆婆和兒媳還有年幼的孫女。
因?yàn)槔霞业姆孔雍吞锏囟急粵_毀,且大災(zāi)之后瘟疫四起,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只能離開家鄉(xiāng)去逃荒。
逃荒的路上,老小三個女人難以為繼,兒媳孝順,便把自己賣給了沿途的客商。
那時候有不少茶商鹽商往來做生意,流民有不少典身為奴的,這也是為了活命不得已,總不能一家守著等餓死。
當(dāng)時孫女太小,莫婆婆又太老,只有兒媳還算中用。那些商人也不肯做賠本的買賣,買了老的小的又不能干活兒。
莫婆婆的兒媳得了賣身錢,把這錢都給了婆婆和孩子做盤纏,讓她們一路北上投靠遠(yuǎn)房親戚。
那遠(yuǎn)方親戚已經(jīng)許多年不聯(lián)系了,只是知道他住在哪里。想著投奔他多少有個照應(yīng),總比人生地不熟兩眼一抹黑要強(qiáng)。
可說的容易,這一路上風(fēng)餐露宿,老的老小的小,還沒走到一半孩子就病了。
莫婆婆把身上的錢都給孫女治病用了,因此也就沒法再往前走,流落到這小山村,好歹住了下了。
如今來這里已經(jīng)六七年了,孫女也長成了大姑娘。祖孫倆的日子只能算勉強(qiáng)果腹,在村里算是外來戶,沒什么知近的人。
蘇好意見她因?yàn)閷O女出嫁傷感,不免溫言寬慰幾句。
誰想莫婆婆越說越傷心,甚至有輕生的打算。
蘇好意不解,問她:“難道您孫女兒要嫁的是什么歹毒人家不成?”
老人話里話外都透著孫女有去無回之意,而她自己也要不久于人世。便以為男方是虎狼窩,所以莫婆婆才會如此打算。
像他們這樣的人家,姑娘根本就沒有靠山。倘若遇上通情達(dá)理的人家還好,若是遇上蠻橫不講理的,就只能挨欺負(fù)。
莫婆婆聽了卻只是搖頭。
這時蘇好意看見院門外站著個人,是個年輕后生。
看長相穿著,應(yīng)該就是這附近的人。他站在那里看著窗根下的女孩子,神情很是傷感。
而女孩子也在偷偷抹眼淚,她雖然低著頭,但蘇好意依舊看得出他們兩個有情意。
那男孩子應(yīng)該是十分舍不得女孩子出嫁,可又無能為力,只能遠(yuǎn)遠(yuǎn)的看著。
“婆婆,是不是您孫女早已有了心上人,所以才不愿嫁過去?”蘇好意試探著問。
如果這女孩子喜歡的就是院外站著的那個后生,那么必然不愿嫁到別家去。
心意這東西一旦給出去,想要改變實(shí)屬不易。很多女孩子常會因此而殉情,這樣的事并不少見。
所謂情之一字,可叫人生死相許。倘若所嫁的夫家再苛待,那更是把女子往死路上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