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比賽陳小刀繼續(xù)留在場上活蹦亂跳,沒過多久他的籃板球數(shù)就已經(jīng)上雙了,看來這場比賽又是奔著20+籃板去的。
波什此時被打得懷疑人生,感覺全身都陷入了泥潭,根本發(fā)不出力來。
杰倫·羅斯在單打喬的貼防下強行投出一記三分,結(jié)果砸在了籃筐前沿上,波什拼命去爭奪籃板球的位置,可是陳小刀就像一道鐵閘一樣,死死地擋在他的面前,將他沖搶籃板球的特長徹底給扼殺了。
“又是我的了,學(xué)長!”陳小刀嘲諷地說道,正要起跳,卻被一個不明飛行物壓住了他的后背,然后單手將球補扣進筐。
卡特11歲摸籃筐,12歲便能夠扣籃,高中時代打比賽經(jīng)常用夸張的扣籃使得比賽被迫中止,裁判不得不挨個提醒場上的另外9個人比賽還在繼續(xù)進行,于是“ufo”漸漸成了卡特的代名詞。
“你看什么?”卡特扣完籃之后怒視著陳小刀,此時他已經(jīng)從人蛻變成了神,“沒見過別人在你頭上扣籃嗎?”
“你有種從正面試試!”陳小刀怒氣沖沖地說道。
“沒問題,這場比賽打完,你就會灰頭土臉地跑回去哭著說:‘球爹,卡特又在我頭上扣籃了!’”卡特霸氣地說道。
比賽因為卡特的這個壓人補扣開始變得越來越激烈了,肢體接觸頻繁,垃圾話不斷,球爹隔著屏幕都聞到了火藥味。
被卡特從背后偷襲之后,陳小刀就一直憋著一口氣,本來今天的主題是同門師兄重逢,但現(xiàn)在卻變成了扣籃對決了。
波什成了這場戰(zhàn)爭的第一個犧牲者,第二節(jié)7分50秒,陳小刀接到艾斯利的傳球強行起跳灌籃,波什只得用兇狠的犯規(guī)來阻止。猛龍隊教練米歇爾見他今天實在不在狀態(tài),于是用莫里斯·皮特森將他換了下來。
皮特森可以說是猛龍隊的“萬金油”,防守強硬,并有不錯的遠投能力,唯一的問題是,他并非一名內(nèi)線球員。
其實米歇爾早就有換下波什的意思了,但是目前球隊又實在沒有能夠頂替波什的大前鋒,所以最后他采取了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上小個陣容以進攻代替防守。
皮特森上場后說明了情況,卡特卻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他主動來到陳小刀面前,道:“接下來就由我陪你玩玩!”
“正和我意!”陳小刀說完穩(wěn)穩(wěn)地罰進兩球,然后用封鎖詹姆斯的方式貼防卡特。
其實卡特的特點與麥迪和科比有些不一樣,他更偏向于小前鋒,很少會從后場持球自行發(fā)動進攻,而是更多地參與團隊當(dāng)中,這也是他的場均得分并不那么勁爆的原因之一。
不過真要打起來,身手全面的球員必定會比進攻單一的球員更難防守,卡特除了扣籃之外,他的無球跑位、三分、突破都具有一流的水準。
既不能放他投,又不能被他突破,關(guān)鍵是在中距離他還有一手并不常用的后仰跳投,對于陳小刀來說這是全方面的考驗。
由于馬紹爾具有三分能力,所以猛龍把空間拉得很開,讓卡特有了落到低位打單的機會,而此時他的想法就是要在陳小刀頭上扣一個。
陳小刀用盡全力將他往外推,此時也不管什么技術(shù)不技術(shù),就是在比力氣而已。
卡特強行擠到籃下,但是卻被逼的無法轉(zhuǎn)身,在他的技能包里缺少了籃下腳步和勾手這兩項不華麗但很實用的得分手段,更多的還是依靠身體,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他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