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秦風一如往常的將長樂公主送回后宮大院。
恰巧遇到一身鎧甲歸來的李世民。
對此,秦風也不意外。
唐朝佩刀佩劍是一種時尚,即便是文臣身上也會配著一把儀刀。這也是唐朝重武的一個表現(xiàn),起源于渭水之盟。
在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剛剛即位,(東)(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率兵十余萬人直逼長安。大軍駐扎在城外渭水便橋之北,距長安城僅四十里,京師大震,長安戒嚴。李世民被迫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隔渭水與頡利對話,指責頡利負約。
當時大唐剛剛平定天下,實力還不足以與突厥對抗,李世民被迫向頡利、突利低頭,送出了大唐國庫里的金銀簽訂了渭水之盟。
這渭水之盟,其實是渭水之恥。
李世民從那時起,加緊了備戰(zhàn),甚至親自垂范練兵,每日命兵卒與皇宮中操練。不論文武,都可以佩戴刀劍。李世民這位馬上皇帝穿戴鎧甲也沒什么。
“李叔叔!下午好?!?br/> “呵呵,你也好。”
與秦風相處久了,李世民也習慣了秦風的問候語,熱情的走上前來,拉著秦風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下,看了一下天色,興致彌高道:“你今晚別走了,等會炒幾樣小菜,咱們爺倆好生聊聊?!?br/> 秦風無所謂道:“好??!”
李世民突然問道:“對于當前局勢,可有看法?”
秦風也只能暗自苦笑,這頓飯,看來還真不是那么好吃的。
想了想,秦風硬著頭皮道:“內亂偶爾有之,然當前的局勢已經(jīng)明朗,區(qū)區(qū)跳梁小丑根本不足為慮。大唐唯一的顧慮只有突厥?,F(xiàn)任的突厥可汗頡利野心雄心不可忽視。天下大亂的時候,他的魔掌已經(jīng)伸了過來,四處支援。幫幫這個諸侯,幫幫那個諸侯,就怕亂的不夠徹底,他占不了便宜?!?br/> 秦風說道這里的時候,李世民臉上微微一紅,這種事在李唐在初期的時候也干過,當時天下諸侯在突厥的威脅下,除了遠在江南、蜀中這些偏遠地方,就沒一個諸侯不抱突厥大腿的。
這也沒辦法的事情,當時敵強我弱,不抱大腿就得死在大腿下,沒發(fā)展的機會。
秦風續(xù)道:“從古至今,北方異族最怕的就是我一統(tǒng)的中原王朝,秦漢時期的匈奴,東漢末年、西晉時的烏桓、鮮卑,現(xiàn)今突厥莫不如此。大唐雖說一統(tǒng)天下了,可前朝文帝創(chuàng)下的盛世在幾十年的戰(zhàn)亂中早已揮霍一空,現(xiàn)在的大唐,無論是財富還是人口都拍馬難敵‘開皇之治’,沒辦法,誰讓咱們立國時短呢?”
開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礎上所開創(chuàng),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yè)、政治安定。隋文帝楊堅倡導節(jié)儉,節(jié)省官場內不少開支、廢除了不必要的雜稅并設置谷倉儲存食糧。文帝在位期間,人口達到了860萬戶,而隋朝后期大亂,“留給”唐朝僅有200余萬戶。戰(zhàn)亂中,天下人口銳減了四分之三,這是一個多么恐怖的數(shù)字。大唐立國后,人口雖有回升,但短時期內根本無法解決這個讓人頭痛的問題。
對此,李世民沒有絲毫異議,這是公開的秘密,沒什么好隱瞞的。
“一個統(tǒng)一的中原王朝不符突厥的利益,隨著大唐的日益強盛,突厥必將寢食難安,雄才大略的頡利也決不會讓坐視大唐壯大,所以我認為,接下來的大勢只在突厥與我大唐之間,余下的小毛賊都不足為懼?!?br/> 秦風說的這些并不是什么驚世駭俗的言論,明眼人大多都能看出來,李世民頓了頓道:“有道理,那針對這種局勢你有什么看法?”
秦風苦笑,李世民這是將自己當做諸葛亮來用了啊。他搖了搖頭道:“現(xiàn)在沒有什么辦法,平心而論以大唐當下的實力還不足以與突厥正面對抗?!?br/> 李世民也黯然一嘆,秦風說的是事實。兩國交鋒,打的是后勤,這天下還未定百廢待興,實難支持與突厥一戰(zhàn)。
勝了還好,但若是慘敗的話,那么,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中原王朝定然會分崩離析,一切又會回復到楊廣三征高麗后的樣子。
前車之鑒,尤其未遠。李世民根本不敢拿大唐國運去賭,現(xiàn)在的大唐,甚至連賭的資格都沒有。
“正面不弄,搞些小動作還是可以的。以權勢離間突厥酋長的關系,以利益分化彼此的陣營,扶持敵對突厥的勢力。而我大唐這邊遣大將鎮(zhèn)邊,防止突厥入侵,要不了多久,我相信突厥絕對不是我大唐的敵手。”
秦風想著日后李世民對付突厥的手段,總結了一下:“再堅強的堡壘,往往從內部攻破?!?br/> 李世民動容的站了起來,驚喜萬分。
秦風有些驚愕,用你的手段忽悠你,至于這樣嘛!
秦風這就不了解了,他說的確實是李唐對付突厥的辦法,但那個法子出產(chǎn)于年末,而且也非李世民一人之功,是結合房玄齡、杜如晦、李靖、李績、魏征、長孫無忌……這類天下奇才的智慧結晶。
李世民一直將突厥會視為心腹之患,卻也不可能在中原王朝最為虛弱的時候,圖謀著對付突厥這個強敵。盡管他是一國之君,可有些事情在他能力之外。作為一個實干現(xiàn)實派,他從不去想非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故沒花心思認真考慮過如何于突厥一戰(zhàn),而是抱著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心態(tài)苦練內功,故而,也未召集房玄齡、杜如晦這類頂級謀臣商議,只是平時躺在床上無聊的時候,念及突厥,順著思路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