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畢竟是皇家事情,雖有傳聞落入民間,但所知道了畢竟有限,王斌、趙推官也只知當年成祖皇帝被巡期間,留朱高熙在京城,再次期間,漢王手持鐵勺,擊殺徐野驢,眾人都不敢說。朱高煦又僭用御用車馬器物。成祖皇帝知道后十分生氣。永樂十四年十月,成祖皇帝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shù)十起,對其予以深切痛斥,剝奪其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nèi),并準備削去王位降為庶人,朱高熾念其兄弟情意,痛哭流涕,請求成祖皇帝放過朱高煦,成祖皇帝才削去其兩個護衛(wèi),殺了其左右?guī)蛢?,于公元永樂十五年三月徙封其到樂安州(今山東省惠民縣)。?這會兒聽朱瞻坦說起當年的事情,也是一陣惋惜。
????“哼,這一切還不是那幫文人弄得鬼,尤其是那個解縉最為可惡,若非是他,漢王說不定早就是我大明皇帝了!“趙推官有些沉不住氣怒道。
????當年在明成祖北征期間,朱高熾以太子身份監(jiān)國,他一旦發(fā)現(xiàn)全國各地有水早饑饉,立刻設法賑濟災民,并嚴厲批評報告遲緩的各級官吏,這樣一來,朱高熾在百姓心中有了“仁孝”的印象,被后人稱為“仁孝天子”。明成祖更加不快,以為朱高熾是在樹威信,有搶班奪權(quán)之意,于是考慮改換朱高煦為太子。就在這期間,明成祖將一軸畫送到內(nèi)閣,讓內(nèi)閣侍讀大學士解縉題詩,解縉打開畫軸一看,是一幅一只大老虎和一只幼虎在一起的情景,解縉立刻計上心來,在畫上題詩一首:“虎為百獸尊,誰敢攖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明成祖看到詩,想到朱高熾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心又軟了下來,朱高煦最終也未被立為太子。這件事情在民間多為流傳,趙推官也聽說了不少,他是武官,內(nèi)心深處更加喜歡武將,對那些文人從來不待見,這會兒忍不住叫罵起來。
????朱瞻坦搖頭苦笑了聲,同為皇孫,堂兄朱瞻基似乎注定了就不凡,生下來就就被皇爺爺喜愛,不但讓他陪伴左右,還追隨身旁親征蒙古,使得最終因為解縉的一句“好圣孫“定下了伯父的太子之位。對于這段事情,旁人雖不知,朱瞻坦卻心知肚明,眼下他并不想在這件事上多說什么,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這件事做成了,不管是不是好圣杜孫都無濟于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