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董卓回到大營,既私謂李儒道:
“何太后把持朝綱,垂簾聽政,私黨臣僚,遲早壞我大事。某欲廢帝立陳留王,如何?”
李儒亦早有此意,說道:“今朝廷無主,正好此時行事,遲則有變矣?!?br/> 西涼軍畢竟是外鎮(zhèn)。
等何太后坐穩(wěn)后庭,聯(lián)絡(luò)各大重臣,局面將無法控制。
立陳留王是最理想的。
董卓既可收擁立之功,而陳留王上無母后又無外戚,實在是上上人選。
“這老太婆實在惡心,廢了她兒子看她往那蹦......”
董卓呵呵大笑。
女婿說得不錯。趁現(xiàn)在朝廷沒有實權(quán)人物,早早把何太后一系拉下是正著。
“對了。奮勇中郎將張抗、其人可查清楚?”
董卓恍然又想起那年輕得離譜的身影。
他一時想不通,何太后放著袁紹、曹操等世家精英不用,偏偏看重此人?
這不由他不高看一眼。
御林軍他已安插上將任命,不足為慮。眼下京城,就剩下張中郎手里掌握一軍。
“據(jù)說此人深受何進(jìn)看重。哈哈!某著人一查,原來此人專為何進(jìn)負(fù)責(zé)抄家,乃洛陽商人之子。無根無基,浪人一個......”
李儒失聲微笑。
他還以為此人會是那方世家之子,卻沒想到,居然什么都不是。
“如此甚好。既然張中郎喜歡寶貝,哈哈!某送他一車又如何?!?br/> 董卓心情愉快。
此人無能,京城便再無可威脅他的人。
雖說他只須大軍揮進(jìn),京城即刻煙飛煙滅。
可惜,這念頭想想就好。
要是惹起外鎮(zhèn)各諸侯同惡,一齊殺來他可吃不消。
“事不宜遲。主公來日于溫明園中,召集百官,諭以廢立。有不從者斬之,則威權(quán)之行,正在今日?!?br/> 李儒云淡風(fēng)輕,仿若與董卓在商量舉行喜宴。
董卓大喜,逐采納。
次日,董卓大排筵會,遍請眾卿。眾卿皆懼董卓,誰敢不到。
張抗也收到請柬。
其實這些天他也收到不少請柬,包括朝中公卿、甚至原來認(rèn)識的洛陽巨商,朋友等等。
無一例外,他都以軍務(wù)在身統(tǒng)統(tǒng)推脫。
有這會功夫,他還不如與自家戰(zhàn)士多跑幾個山頭、捕捕小動物更愉快。
他也擔(dān)心呢!
萬一董卓私下宴請他怎么辦?
既然想不出理由,那誰請都不去就對了。
這年頭,吃個宴分分鐘沒命的。
今天不同。
董卓是宴請文武百官,去去還是可以。
雖說宴無好宴,而且按歷史走向,他大概能猜到董卓的意思。
只要低調(diào)一點,不與董卓直接翻臉應(yīng)該沒事。
安全起見,張抗還是披上新裝備山文字甲,腰挎雁翎刀。帶上淳于瓊、朱靈。三人早早入席,靜觀其變。
董卓待百官到了,然后徐徐抵達(dá)溫明園門下馬,帶劍入席。
酒行數(shù)巡,董卓教停酒止樂,乃厲聲道:“諸位,某有一言,眾官靜聽?!?br/> 來了來了。
張抗停下筷子,與眾官靜候。
“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圣上懦弱,不若陳留王聰明好學(xué),可承大位。某欲廢帝,立陳留王,諸大臣以為何如?”
一時間,宴席一片寂靜。
誰也不想當(dāng)出頭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