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羽昨天剛夸過江晴好看,今天又來夸自己,敢情但凡年輕的姑娘,在他眼里就沒有不好看的。
江漓可半點兒也不稀罕這樣輕浮的夸講。
她一只手托住懷里的小饅,另一只手正想要把頭上的珠釵給拔下來,卻突然聽到小饅恍然大悟似的啊了一聲。
他說道:“娘親頭上的珠釵,和姨媽昨天戴的那個好像啊。原來昨天爹爹不是夸姨媽好看,而是夸珠釵好看,所以爹爹剛才才會拿著珠釵不放,非要買給娘親呢!”
一旁的趙羽大約聽懂了小饅說的話,也跟著附和道:“娘親、更好看!”
他剛剛恢復(fù)說話,開口難免有些詞不達(dá)意,一不小心就給江漓抬了輩分,喊了她一聲“娘親”。
江漓頓時又好氣又好笑,扭頭對趙羽說:“我可沒你這么大的兒子,以后不許在外頭亂說話。”省得被別人聽了去,還以為是她故意教唆的呢!
被趙羽這一打岔,她倒是忘了再把珠釵給摘下來。
這一忘,江漓便戴著珠釵張羅了午飯,待到午后,又戴著珠釵出了門,和村民們一起打麥子。
在打麥子的間隙,同村的一位婦人眼尖,瞧見了江漓頭上的珠釵,便湊上前夸贊她道:“你戴的珠釵可真好看,是打哪兒買來的?”
江漓怔了一瞬才反應(yīng)過來,下意識摸上了頭上的珠釵。
只是還不等她回答,一旁的伍嬸先笑著說道:“珠釵是從貨郎那兒買的,是江漓的夫君親手給她挑的呢!”
伍嬸和江漓家是鄰居,今天恰好撞見了趙羽給江漓買珠釵。
“這小兩口可真恩愛。”周圍的人聞言,也都紛紛輕笑出聲。
但這笑聲調(diào)并無惡意。
趙羽雖然神志有失,但他是江漓的夫君,江漓種植麥子的秘法還是從她夫君家里學(xué)來的。因著這個,村子里的人便沒把趙羽當(dāng)做普通的傻子。
他們還特意囑咐自家孩子,說趙羽只是生病了才會暫時癡傻,不準(zhǔn)他們嗤笑和欺負(fù)趙羽。
江漓自然也清楚,大家眼下只是在善意地調(diào)侃她,她只好再次放下了想摘珠釵的手,也跟著笑了笑。
為了保持夫妻恩愛的人設(shè),她頭上這珠釵,一時半會兒倒是摘不了了。
由于兩天后就是崔家的回門宴,當(dāng)天打完麥子后,吉祥酒樓的人得了信,很快便派人趕來上寮里,匆忙把麥子運(yùn)回了鎮(zhèn)上。
江漓也按照之前說好的,給上寮里的村民們分發(fā)了麥種。
上寮里總共也就三十多戶人家,江漓感念他們這段時間的幫忙,便免費(fèi)給每戶人家分發(fā)了兩斗麥子,剛好夠兩畝地的麥種。
當(dāng)然,這其中并不包含江家。
江漓還沒好心到不計較楊氏對她的所作所為,楊氏恐怕也心里有數(shù),這才會去偷麥子……
原本,為了買江漓家的麥子做麥種,村民們早已經(jīng)備好了錢,甚至因為江漓的麥種比較好,他們心里還做好了要多花些錢的準(zhǔn)備。
可沒曾想,最后江漓竟然把麥子白送給了他們。
要知道,就算是兩斗尋常的麥子,也是值不少錢的,部分家境差些的,可能一整年也舍不得吃下兩斗麥子,偏偏江漓就這么眼睛眨也不眨地給送了出去。
江漓家里還有幼子和生病的丈夫要照顧,村民們不愿意占她的便宜,說什么也要給她些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