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兵士領(lǐng)了姬昌命令之后上前攔住做歌那人一問,卻聽得那人回答道:“此歌卻非所小人所作?!?br/> 于是兵士自然又問得細節(jié),方才知曉原來這人竟然是一個漁夫,而這歌兒卻是其聽得他人唱的,自己順口唱得的。
“離此三十五里有一溪喚作‘鮭魚溪’,溪旁卻是有一蒼髯老人時常垂釣,不時卻也是唱得此歌,如此方才時長唱得?!?br/> 而姬昌聽了那兵士回報之后也是眼中一亮,然后說道:“卓爾不凡塵世不得,必是大賢!”
于是諸人便又再行數(shù)里,卻又見得一人依舊做歌道:“鳳非乏兮麟非無,但嗟世治有隆污;龍興云出虎生風(fēng),世人漫惜尋賢路。君不見耕莘野夫,心樂堯舜與黎鋤;不遇成湯叁使聘,懷抱經(jīng)綸學(xué)左徒。又不見夫傅子,蕭蕭笠甘寒楚;當(dāng)年不見高宗夢,霖雨終身藏版土。古來賢達辱而榮,豈特吾人終水滸?且橫牧笛歌清晝,漫叱黎牛耕白云。王侯富貴斜暉下,仰天一笑俟明君?!?br/> 姬昌聽了此歌之后心中又是大驚卻不想一日聽得兩闕歌來去也盡皆是憂國憂民之音,于是自上前再問,卻得知這人竟是一樵夫,而其所唱歌兒卻也與那漁夫一般無二,乃是自那鮭魚溪一垂釣老人那里聽來的。
于是姬昌心中更是確信自己猜測,徑自跨馬朝那溪而去,行至近處之后姬昌卻道:“士卒暫在林下駐扎莫要前行,否則擾了那賢人反倒不美。”
于是諸人領(lǐng)命停步。而則是姬昌下馬同散宜生一道朝著那小溪走去,不多時走到近處,卻果然見得一個白發(fā)老人坐在溪邊,卻是背對著他們。
而姬昌也是悄悄對散宜生做了一個動作示意其不要在動,而自己卻是緩步行至那人之后,立于姜子牙之后。
不過細看之下,姬昌卻是不由得驚呼出聲因為他卻是未見得這釣叟身邊有任何餌食,而其所持魚竿魚線之上所掛魚鉤卻竟是一直鉤!
“卻不知閣下為何以直鉤入水,如此卻又如何可釣得魚來?”
于是姬昌也是輕聲發(fā)問,而那釣叟聞言之后卻是輕笑一聲,隨后‘嘿咻’一聲將那釣竿一拉,卻見那直鉤之上卻是赫然掛著一條魚兒。
“直鉤所求,愿者自來耳!”
而那釣叟淡笑著看向姬昌,輕聲說道。
于是姬昌心中也是在不懷疑,自曉得此人必然是那大賢,所以也是當(dāng)場拜倒:“久慕先生之名,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br/> 而那散宜生此時也是走上前來道:“敢叫先生知曉當(dāng)今天子力行改革,遠賢近佞,沉溺酒色,民不聊生?!?br/> “前日其更是殺伐無算,屠戮三位諸侯,連吾主親子卻也未曾逃脫其毒手,卻是已然昏庸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