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開始,高鳴將進入復雜和謹慎的實驗當中。
第二天,高鳴一早起床開車與妻子一道送兒子上幼兒園。幼兒園不遠,距離學校也就幾公里,開車也就十分鐘左右。就算騎自行車也要不了多少時間,但是關鍵是不安全,所以平時高鳴在家一般都開車接送兒子。妻子學過開車,也有駕駛證。但是開車不多,家里也只有一輛車。所以高鳴不在期間妻子只能騎自行車或走路送兒子上幼兒園了。
今天高鳴已經回來就不聽妻子勸阻,親自開車送了。因為不能讓孩子獨自坐車,所以開車接送也是要夫妻兩人一起出動的。
幼兒園要求家長在8點半以前將孩子送到,孩子在幼兒園吃早餐。高鳴開車到幼兒園的時候,門前送孩子的車輛停得到處都是,幸虧這個幼兒園前面有一個小花圈,提供了一個比較大的免費停車場地,送小孩的車一般也時間不長,停車不算太難。高鳴將車開進這個小花圈旁邊的路上,打開車門讓妻子帶著孩子下車去幼兒園。自己就等在車上了。
晨曦是大大班,上幼兒園已經不抗拒。所以下車后大聲地對高鳴說:“爸爸再見!下午早點來接我哈!”
“下午早點來接我哈!”從晨曦一開始上幼兒園就總是要叮囑爸媽這么一句。
“爸爸一定第一個接晨曦的?!备啉Q也總是這么一句。
晨曦聽了高鳴的承諾才放心地跟媽媽走向幼兒園。因為高鳴和妻子也從來沒有讓孩子失望過,總是最早接孩子的家長。而且,晨曦身體如果略微有點不正常,他們都是中午飯后就接孩子了。為此,幼兒園的老師總是有點意見,認為這樣對孩子心態(tài)不好,也容易影響別的孩子。但是高鳴還是經常這樣,覺得孩子小,將他丟在幼兒園一整天總是不太舒服。
為此,妻子有時也會笑高鳴是老年得子,過于寵愛了。對此高鳴是一笑置之。
看著晨曦在幼兒園院長和校醫(yī)的關注下走進了大門,妻子才回到車上與高鳴開車回家。這是一家很規(guī)范的公立幼兒園,每天早上幼兒園的院長和校醫(yī)必定在大門口迎接到院的孩子。校醫(yī)很認真地檢查每一個入院的孩子有沒有發(fā)燒和咽喉是否發(fā)炎。
因為總感覺外面的食品不安全,所以高鳴向來都是喜歡回家吃妻子自己做的早餐。為此阿瑩也鍛煉出來了,自己做的早餐花樣豐富,包點、饅頭和蛋糕品相都不錯。
回到家,吃過早餐,家里只有高鳴和阿瑩兩個人,所以不會有什么干擾。高鳴和妻子兩人走進書房,開始準備修復實驗了。因為在全身裝上激發(fā)傳感器必須要阿瑩幫忙才行,否則背后這些位置高鳴自己很難安裝上的。
阿瑩對高鳴的自己親身實驗雖然非常擔心,但是到了這個地步也只能配合高鳴一起在書房按照高鳴的要求在操作實驗了。
首先高鳴檢查了一遍人體細胞修復儀,儀器正常,108個無線傳輸激發(fā)傳感器也正常。高鳴脫掉衣服只穿一條內褲,準備將無線傳輸激發(fā)傳感器按照順序安上。這些激發(fā)傳感器必須按照要求一個個準確地吸附在全身的人體生物電路由節(jié)點上。這些激發(fā)傳感器的無線傳輸可不是地球上的無線電通信,而是采用“生物細胞感應通信”方式的無線通信。保密、可靠、無干擾還體積小到納米級。用地球的現代科技技術手段根本發(fā)現不了。開始,高鳴無法用地球的科技名詞翻譯這種通信方式,就用了一個很拉風的名字“生物細胞感應量子通信技術”。后來發(fā)現其實這種通信方式與地球現代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的量子通信根本沒有任何關聯,就去掉‘量子’兩個字,改名為‘細胞感應通信技術’。
高鳴按照操作說明先安裝好頭部的激發(fā)傳感器,高鳴端正地坐在儀器前面,接通儀器的電源,打開開關。儀器的顯示激光矩陣啟動,面板前的空間突然跳出一個空間全息屏,屏上顯示出一組立體細胞影像,然后顯示出一個數碼界面。高鳴按照資料輸入開機密碼和操作指令。儀器自動進入包括操作人高鳴的人體識別和確認后開始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