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見愁被俞岱巖安安穩(wěn)穩(wěn)的忽悠走了,拿著小牌牌去武當山找宋遠橋打錢。
這柯見愁簡直是“人間鬼見愁”,要不是他“吃喝沒夠”的特性,還真不好擺平,這類粗線條一根筋的人,都非常認死理,那些忽悠聰明人的辦法在他們身上反而不好用。
原本俞岱巖還想著怎么把柯見愁忽悠上賊船,結果只是提了武當山有好酒,后面的說辭還沒往外掏,這大兄弟就完事了,速度太快,直接閃了俞岱巖的老腰。
和這些有頭面的人物聊好了合作,其他小門小派的,大多都交給了莫尋和劉傳,說實在的,這些合作里俞岱巖最看重的就是唐門和柯家。
和唐門合作可以快速攀科技,有了柯家的馬就有了大規(guī)模的機動力,而武當山有武力和凌家的資金支持,三者合一所帶來的發(fā)展?jié)摿ψ憧梢栽谝院蟮陌l(fā)展中進可攻,退可守。
理清了這些,俞岱巖突然有了一個夢想,他想周游世界!等一眾俗世處理完了,就下山尋一個合得來的伴侶,然后周游世界,以后的教科書就該這樣寫:“世界上第一個環(huán)游世界的人是來自中國的俞岱巖......”
可算清閑下來的俞岱巖這才算有時間把注意力放在場上的比武,場上兩人皆穿道袍,一個是青城山的后輩弟子,一個是蓬萊派的行走道人。
蓬萊派的道人年歲稍長,手里使得是一個虬枝拐杖,用的武功乃是蓬萊派的獨門武功“凝陽鐵杖”,雖叫杖法,其實是拐子的打法。
蓬萊派號稱是八仙之首“鐵拐李”的道統(tǒng),功夫乃是道門正宗,可惜早年門內功法遺失較多,門派實力滑坡嚴重。
青城山的這個后輩弟子看出身應該是松風觀,劍法很好認,如風之迅,如松之勁,兩者兼而有之,進退之間步法輕盈,招式運轉銜接靈動。
俞岱巖先不說功夫多高,眼光卻毒,一看便知這青城弟子的松風劍法練得不到家,輕靈不足,劍不夠快,力道拿捏的也缺了些火候。
果然蓬萊派的道長覷著他劍招銜接處的一個破綻,拐杖交到左手,虬枝一探一鎖便把對方的寶劍攝住,空出右手往腰后一收,捏了一個印法,隨即運氣出掌。
從俞岱巖的這個方向來看,倒是能把這個印法看得清清楚楚,這是一個單手右翻天印。
以印法運氣加持掌力,出掌之后隨即印形變做掌型,對手如果看到還好,有了準備倒不至于吃了大虧。
不過這道人把手收到腰后,青城弟子是看不到他捏印訣的,只看到一掌照著面門拍來,氣勢驚人。
這一招要是接不好,輕者落敗,重則折骨傷身,看這蓬萊道士這一下就是要來點恨的,一點也不講情面。
青城弟子立即應變,經驗十分老道,他見蓬萊的道人把手藏在腰后,便知不對,心中暗自機警,沒有貿然出掌對拼,而是用了一招“破月錐”,打算以點破面來應對變化。
俞岱巖看了這應對,心中大贊巧妙,然后轉頭問衡山派的帶隊長老:“這是什么情況?怎么就打出火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