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人,您原先可是兩朝元老,您可得拿個主意啊!”
寫字的老頭依舊沒有接話,直到寫完后,這才放下筆看了一眼端著茶碗的老頭。
寫字的老頭叫鄭三元,天啟年間任吏部右侍郎,后來崇禎時期,官拜內(nèi)閣大學士。
直到崇禎十年,這才告老還鄉(xiāng)。
這鄭三元的家鄉(xiāng)說來也巧,就是南京人士。
他剛從北京回來沒幾年,朝廷跟著也搬過來了。
“趙大人,你也是一把年紀了,你為官幾十載,難道還不明白一個道理嗎?”
鄭三元看著心急如焚的趙伍明,有些不悅的說道。
趙伍明疑惑的說道:“請鄭大人指點!”
“老夫已經(jīng)辭官多年,就不要叫我大人了,你要知道棄帥保車的道理,此次東窗事發(fā),實在不行就丟出幾個小卒,讓皇上也出口氣?!?br/>
鄭三元端起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然后看著趙伍明說道。
“倘若如此,那咱們得人不都白忙活了嗎?而且還…”
鄭三元搖搖頭說道:“翻不了天的,這個大明,不是皇上一個人的大明,有些事他改不了什么的,你把心放在肚子里,老夫自由安排?!?br/>
“多謝鄭大人指點…”
這次貪污撫恤銀之案,朱慈炯確實沒打算就這么結了,他打算釣大魚,釣那些深藏不露的大魚。
“陛下…您看這次如何處置貪污撫恤銀的這些人…”
清華殿內(nèi),小順子在朱慈炯身旁輕聲問道。
朱慈炯扭頭看著小順子,然后問道:“錦衣衛(wèi)調(diào)查的結果已經(jīng)出來了,東廠那邊如何?”
原來朱慈炯并不完全信任馬鑾,讓錦衣衛(wèi)調(diào)查的同時,也讓東廠暗中查探貪污之事。
“回稟陛下,東廠探查的結果,和錦衣衛(wèi)是一致的,但是東廠還查出來有幾位也和此事有關,但是錦衣衛(wèi)并未抓捕?!?br/>
小順子的話,讓朱慈炯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
朱慈炯搖搖頭說道:“看來這個馬鑾,有些事情還是不敢做?!?br/>
小順子又說道:“此事說起來也不全怪馬大人,畢竟那幾個人在朝中還是有些影響力的,就連史可法在的時候,都對他們忌憚三分?!?br/>
朱慈炯笑了一下并未說話。
他知道那幾個老家伙都是原先東林黨的主心骨,現(xiàn)在有些辭官了,但有些依舊還活躍在朝堂之上。
朱慈炯要釣的魚,就是他們幾個老家伙。
這些人辭官之后,但是依舊在背后掌控著朝堂之上的各種事情。
朱慈炯一開始就知道一個小小的戶部左侍郎怎么可能有這么大的膽子。
就算還有一個魏家的魏啟明,但是也不敢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
要說沒有人在背后撐腰,朱慈炯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的。
所以朱慈炯也理解馬鑾,畢竟有些人他敢抓,有些人他也不敢碰,
雖然東林黨現(xiàn)在勢力沒有往日那般龐大,但是對付他一個剛剛上任沒多久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還是比較簡單的。
“你去錦衣衛(wèi)給馬鑾傳個話,就說朕讓他嚴刑拷打大牢中的人,務必讓他們說出實話?!?br/>
朱慈炯喝了一口茶,又說道:“還有你警告他一下,告訴他這天底下是朕說了算,不要再耍那些心眼,朕不是瞎子?!?br/>
“奴婢遵命…”
小順子出了宮后,朱慈炯便去了毓秀宮,他現(xiàn)在對于蘭妃,也是漸漸的放在了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