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盱眙城校場,五千破虜軍新兵正一動不動地挺胸矗立,冬日刺骨的寒風(fēng)拂過,吹得眾人面頰生疼,渾身僵硬。
但是,場中卻沒有誰敢抖動身形,因為他們的統(tǒng)帥鄧愈就站在他們的前面,就站在校場前方的高臺上,居高臨下地盯著他們。
從凌晨開始,鄧愈的身影就出現(xiàn)在校場的每一個角落,不知疲倦地尋找著每個破虜軍新兵的不足之處,然后將他們狠狠地教育一頓。
一眾破虜軍新兵看到鄧愈的身影,都情不自禁地多了幾分寒意,尤其是那些剛剛?cè)拥翡z頭的農(nóng)家樸實漢子,對鄧愈更是又敬又怕。
五千破虜軍新兵按照五百人為一方陣,總共列成了十個方陣,負(fù)責(zé)軍紀(jì)的是有鐵面之稱的胡大海,他站在鄧愈旁側(cè),正面無表情地點著名。
被念到名字的破虜軍新兵,都需要高聲應(yīng)喝,剛剛有人應(yīng)到的時候聲音小了點,鄧愈和胡大海的目光立馬就盯上了他,將那個人盯得渾身發(fā)軟,幾乎癱坐在地上。
點完名,鄧愈掃了一眼臺下站著的新兵,然后朗聲喝道:“在家已經(jīng)成親完婚的,出列站到左邊!”
聽到這個號令,一眾新兵都滿臉疑惑,不知該如何是好,遲疑了約莫半刻鐘后,有八百多人出列站到了左邊。
“在家已經(jīng)訂親卻還沒完婚的,出列站到右邊!”
這一下,卻有一千三百多人站到了右邊。
“全部歸列,家中有田地十畝以上者出列站到左邊!”
這時,站到左邊的只有廖廖五百余人。
鄧愈點了點頭,“歸列!”
底下的一眾新兵還不知道鄧愈這一連串的命令是什么意思,鄧愈卻是已經(jīng)將這些新兵的家中情況弄的差不多了。
總的來說,這些新兵的家境都比較糟糕,古代一戶人家一般都是七八口人,最少也有四五口,而按此時一畝田產(chǎn)出一般就是六七斗,最多不過兩石的收成來算,十來畝地連溫飽都難,而這些新兵中,能達(dá)到這一標(biāo)準(zhǔn)的僅僅只有十分之一。
并且,這五千新兵基本上都達(dá)到了成婚的年紀(jì),可成親的才八百多人,加上訂婚的也只有兩千多一些,連一半都不到,這一切的原因,當(dāng)然是普通百姓太過窮困。
要想練好這批新兵,讓他們從一個老實巴交的農(nóng)夫轉(zhuǎn)化為敢打敢拼的精銳,鄧愈就必須讓這群人有一個目標(biāo),有一個奮斗的動力。
現(xiàn)在看來,這個目標(biāo)很好找,那就是‘能吃飽,口袋里有錢’!
鄧愈手按腰刀,在隊列前緩慢踱步,走著走著,忽然停了下來,目光一一掃過眾人,大聲喝道:“你們想不想娶一個漂亮嫻惠的媳婦?想不想置購百畝田地?想不想蓋上一所大院子?想不想家中糧食滿倉,再也不用為一日兩餐發(fā)愁?”
五千新兵都有些驚訝,不知道鄧愈為什么會問這種不是問題的問題,最后還是高聲回答道:“想!?。 ?br/> “大聲點,我聽不到?。。 ?br/> “想?。?!”
“再大聲點,你們難道都沒吃飯?”
“想?。?!”這一下,五千新兵都是放開喉嚨在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