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鄭城下亂紛紛的,搖天動穿著一件短襟,捧著一碗涼水在漢水南邊看著。
“只是響了一聲梆子,城頭上下不知道鉆出來多少人,普道人一上來就給官兵打死了。城頭上銃炮極密,連個尸身都沒有搶回來,各家營頭原本準備去攻,現(xiàn)在都停了。”
一個護衛(wèi)牽著健馬在他旁邊稟報著南鄭城下的情況。
流寇雖然名之為寇,但老根底卻是明朝最精銳的邊軍。這事論起來還要說道當年的魏忠賢、袁崇煥身上。
魏忠賢在位,延綏、山西、宣府等軍鎮(zhèn)的邊軍便缺餉缺得厲害,到了崇禎二年,袁督師五年平遼的第二年,皇太極破口入關(guān)直逼京師,為了保護崇禎皇帝,各鎮(zhèn)抽調(diào)精銳去京師勤王。
走到半道,本來士氣極低的士兵們不愿前往遼東前線,家鄉(xiāng)本來就是明軍精銳盡集的軍鎮(zhèn),索性便落草為寇。王嘉胤、王左掛、張獻忠、李自成他們要么是明軍出身,要么就是在明軍里面干過。
所以流寇們的核心力量基本都是前官軍,特別是投降過來的明軍。如搖天動,他雖然是崇禎元年在漢中起事,但麾下的精銳都是這么多年來收集的明軍騎兵或者是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精騎。
各部頭領(lǐng)們手下的騎兵多少不一,但都是當成老本在培養(yǎng),一人配數(shù)馬乃是常事,鎧甲軍器也是尤為精強。
至于步兵,大部分都是湊數(shù)的,像普道人那般以步兵當做核心的,更是少之又少。
這種兵力配置,也導致流寇長于野戰(zhàn),不善攻城。平時都是剽掠鄉(xiāng)野,很少攻擊有著完整守備的城塞。
護衛(wèi)在那里敘述南鄭城下的戰(zhàn)況,搖天動聽得非常認真。
不是搖天動不愿意攻城,實在是搖天動知道現(xiàn)在的自家沒有攻城的能力。
“普道人那三門炮呢?”
“給黃龍收走了,不過那都是大弗朗機?!?br/> 護衛(wèi)是明軍出身,自然知道那三門炮到底是怎么回事。
嘉靖年間,明朝跟葡萄牙人起了沖突,汪曾奉命對付縱橫四海的葡萄牙人,有鑒于夷狄船堅炮利,汪曾第一步就是搞情報站,派人摸清了葡萄牙人的軍備情況,不僅仿制了葡萄牙人的戰(zhàn)艦,火器還摸清了葡萄牙人的火藥配方。
葡萄牙人仰仗縱橫四海的弗朗機炮也就是這個時候傳入了中國,從此以后便玩出了一百種花樣。甚至到了天啟七年,葡萄牙人要在廣東尋覓鑄炮高手送去印度果阿幫他們鑄炮。
明軍出身的護衛(wèi)對這種大弗朗機炮非常熟悉,因為這玩意就是邊軍中常用的一種野戰(zhàn)炮,分為母炮和炮子,使用的時候不需要裝填,直接把炮子合在母炮上即可發(fā)射。
射速是非??欤侨秉c也很明顯,第一就是打不遠,第二就是這玩意平時里面裝的都是鉛子,打人殺馬自然是不在話下,轟破個山寨的寨門也能湊合著用用,要攻城門那還是算了吧。
也就是游方道人出身的普道人捧著這玩意當個寶,正經(jīng)邊軍出身的護衛(wèi)對這玩意連眼皮都不夾一下。
“老黃把那炮收了?”
搖天動問道。
“黃龍賊著呢,他沒有吃普道人的人馬,還讓他們另選了個頭領(lǐng),好像是個和尚,依舊領(lǐng)著這伙子人。當家的,南鄭城不好啃,咱們接著往城固縣那邊去吧?!?br/> “等老子的游騎回來再說?!?br/> 搖天動看著遠處的南鄭縣城,幾道煙柱從那邊升起來,依稀還能聽到幾句喊殺聲。
也不知道老黃在這破城底下胡鬧到什么程度。
搖天動看著自己的護衛(wèi)。
“跟老兄弟們都交代一聲,咱們不能不講義氣,陪著黃龍再待幾天,棧道難行,闖將又兇狠,樊一蘅就是想回來救他的漢中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