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大澤
遼水湯湯,其浪滔滔,其水洶洶,由北向南,貫穿燕地三百里,最終匯入大海。
后世大凌河與太子河之間的廣大平原,受遼水泛濫的影響,河流縱橫,大大小小的湖泊遍布其中,蘆葦叢生,雜草遍地,形成了一片廣袤的大澤。
稱作遼澤。
遼澤之大,其平原曠野,蘆荻連天,天垂野盡,積氛濛濛,望之如海。數(shù)百里之間,山無數(shù)仞,石無一拳,唯見蚊虻蔽天,遍地泥濘。放眼望去,尋不著東西來往之路。
遼東與遼西之間因大澤橫亙其中,交通十分不便。
遼澤占據(jù)的廣闊原野在這個時代是無法通行的,很少有人能橫穿那茫茫大澤,一直要到八百多年后的唐代,才出現(xiàn)了跨越遼澤的道路。
想要從西部通往遼東,在這個時候大抵只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
一條是沿著瀕海之處,自碣石循海東行,便可一路抵達(dá)遼東郡。若是再由遼東斜趨而東南行,渡過浿水就能直抵朝鮮之地。當(dāng)然,此路因為北近遼澤,南傍諸多河流注入的遼東灣,通行狀況依舊十分艱難。
在原本的歷史上,到漢武帝時,左將軍荀彘佐楊仆東征朝鮮時,其陸軍便是從此路而行。就連三國時司馬懿攻滅公孫淵也是走的沿海之路。
這條路被稱作并海道,亦名傍海道。
至于另一條,則是沿著燕北長城行進(jìn)。
戰(zhàn)國之時,為防備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襲,大將秦開在燕國北部邊境修建了長城進(jìn)行抵御,長城呈線狀,末端直抵朝鮮半島。
因為長城在遼澤以北,所以緊傍長城處往往有交通大道可供通行。若是遇到遍布流沙,草甸不利的路段,亦可利用長城上的“城上道路進(jìn)行”,此路被稱作北邊道。
北邊道的路況比并海道要好很多,但也有相應(yīng)的缺點。就是這條道路所依仗的長城并非直線,彎曲起伏,深入內(nèi)陸,其通往遼東的路程要比并海道遠(yuǎn)的多。
此刻,在遼西郡醫(yī)無閭山以北的道路上,一支千人軍隊正沿著長城內(nèi)側(cè)向東馳行。
“只要過了大澤,我們便可舍長城大道,沿大河近岸平闊之地南下,不日就能抵達(dá)遼東?!?br/>
“屆時不管那秦兵再兇悍,也不可能橫跨大澤追擊而來。此地天險,足以讓王翦大軍難以行進(jìn),漫漫長路亦讓他后勤難以維持。如此,足可保我燕國社稷不滅?!?br/>
燕王喜坐在車輿中,臉上泛起了劫后余生的笑容。
他們從居庸塞進(jìn)入上谷郡后,略微休整一二,聚集了上谷漁陽兩郡的一些死忠貴族,便一路斜向東北行進(jìn),直至與長城平行,借長城內(nèi)側(cè)的交通大道,直奔遼東。
坐在旁邊的燕丹,見自家父王神色欣喜,忍不住說道:“父王,就這樣直接放棄四郡之地,逃亡遼東,真的好嗎?那可是千里之土,百萬之民啊。若是我們在上谷、漁陽舉起大旗,西連趙嘉,東起右北平、遼西遼東之軍,未必沒有一戰(zhàn)之力。”
聽到這話,燕王喜怒火上頭,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頓罵。
“戰(zhàn)戰(zhàn)戰(zhàn)!到了這種時候,你竟還想著與秦軍作戰(zhàn)!”
“那些秦人有多恐怖你還不清楚嗎?秦?zé)o忌帶著我燕國大軍一戰(zhàn)皆沒。我燕都又是何等堅固之城,竟然被秦軍用巫法擊破,如此可怕的敵人,你拿什么去和他作戰(zhàn)!伱還提什么趙嘉,就他那種貨色,早晚變成秦軍的階下囚?!?br/>
燕王喜眼中閃過一抹恐懼,他再次想到了那一日聽到的巨大轟鳴聲。
時至今日,他依舊不清楚,秦軍到底是怎么讓百斤巨石飛天的,莫非真是掌握了什么巫法秘術(shù)?
被燕王喜一說,燕丹臉色也變了,他可是親自參與過易水之戰(zhàn)的,自然清楚秦軍的強(qiáng)大。
只是,四郡之地還未被秦人攻破,他們卻要主動舍棄,這讓他如何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