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世界上其他地方都不同的是,香港娛樂圈流行跨界.
當然其他地方也有跨界的,歌手演電影的,演員去唱歌的,但這種人那是少之又少的,和香港比起來差遠了.
在香港幾乎兩個演員里邊就能有一個是多棲發(fā)展的,這可能也和香港娛樂圈太小有關系.
唱歌的去演電視劇了,演電視劇的去演電影了,演電影的去當編劇,當導演了,當導演的去演戲了,反正你看吧,那是各種的跨界,基本娛樂圈相關的他們都能跨.
跨的多的幾乎是演唱編導樣樣能干,一專多能在香港那絕不是個例.
舉個例子,比如程龍,他就是當演員,當歌手,當導演,當編劇什么都能干,再比如劉德化,更是電視,電影都演過,拿獎拿了無數,唱歌唱成了四大天王,而且當監(jiān)制,當老板.
但是,這里要說的是但是,在這八零八一年這會,這種跨界還沒有以后的那么頻繁.
以后的香港,臺灣演藝圈跨界頻繁的把內地都帶成這種風氣了,唱而優(yōu)則演,演而優(yōu)則導.
但這時候,香港玩跨界的,在唱歌和演戲兩者中跨的,最最出名的也就那么幾個,其中一個是許氏兄弟里的許貫杰,一個是譚勇麟.
許貫杰嘛,最近這幾年演電影紅的不得了,從鬼馬雙星,到天才與白癡,再到摩登保鏢,都是香港票房數得上號的電影.
譚勇麟演的電影雖然不如許貫杰演的票房那么高,但數量卻一點也不少,從75年開始到81年6年時間演了十幾二十多部了,而且喬峰知道今年他還會有一部在臺灣拍攝的電影《假如我是真的》上映,而譚勇麟會憑借這部片子成為金馬獎的影帝,獲得第1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可這兩位牛人他們的跨界是從歌手跨到演員這個行當來的,但說起這時候從演員,編劇這個行當跨到歌手行當還能跨的很好的,可就幾乎是沒人了.
所以當喬峰這個著名編劇,著名演員唱了這么一首自己作詞作曲的好聽歌曲后,很多被大漢天子給圈粉的觀眾就炸了鍋了(所謂作曲其實是顧嘉輝聽了喬峰的演唱后根據旋律作的,讓喬峰作曲那還不如殺了他呢,可無線宣傳的時候卻按到了喬峰頭上,沒有顧嘉輝什么事兒).
人長得帥,還會演戲,唱歌還這么好聽,又會編劇,又會寫歌,這么全能的藝人,試問誰會不喜歡呢.
上了歲數的人不追星,但正是青春年少的迷弟迷妹們可就不一樣了,對喬峰那是狂熱的喜愛.
學校里隨處可見的少男少女筆記本上抄著歌詞,嘴里哼著秦時明月漢時關.
同事之間聊天的時候不是說著大漢天子里的趙亞芝演的衛(wèi)子夫多么溫柔,關芝琳演的念奴嬌多么美艷,就是說著喬峰唱的主題歌多么好聽.
男女約會談論的話題也常常是這些,當然這時候大多數時候是女方在說劉德化多么帥,喬峰多么帥,唱歌多么好.
反正,喬峰這個只是編劇和主題歌演唱者的人成了年輕人嘴里提到次數最多的一個.
這首守業(yè)更比創(chuàng)業(yè)難的主題歌也成了這段時間香港傳唱度最高的一首歌曲,連電臺點播的頻率都是數一數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