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朋必須要有感恩之心!
????感謝上蒼不是讓他生在明清時代,而是重生于時局動蕩,但文化相對開明的東漢末年……
????事實上,如果按照儒家學(xué)術(shù)的發(fā)展,大致上分為四個階段。
????有漢以來,雖有董仲舒廢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但這個階段,儒學(xué)上處于一個摸索和完善的階段。儒,形成了一個派系,可是還沒有達(dá)到學(xué)術(shù)的巔峰。儒者們正在完善儒學(xué)的各種經(jīng)典,于是各種思想,各種注釋,在這個時代也就層出不窮。你說的有道理,大家就會贊同。這與出身名氣無關(guān),頗有一些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的氣象……這是儒家學(xué)派的百家爭鳴。
????歷經(jīng)五胡亂華,南北對峙。
????玄學(xué)興起,佛學(xué)漸盛。
????儒家文化中,有增添了許多別樣的內(nèi)容。
????世家大族玄儒并修,佛儒并修……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終于形成了儒家學(xué)派的獨特體系,而后又經(jīng)歷盛唐時代,將儒學(xué)發(fā)揚光大。如果說,漢代的儒者是在一種焦慮中探索創(chuàng)新,那么盛唐時期的儒學(xué),則鳥瞰天下,令萬國來朝。那時候的儒者,是用一種驕傲和自傲,來看待這個世界。
????盛唐之后,則是兩宋。
????宋代儒者的心態(tài),與盛唐和漢時的儒者有不一樣。
????他們在彷徨,在矛盾。一方面在文化上極端的高明,一方面在國力和軍事上,受到異族打壓。
????苦悶與自豪交織一處,也就逐漸造成了程朱理學(xué)的興盛。
????元以后,有明。
????明代的儒者,同樣是一個矛盾體。
????極端的狹隘和極端的自負(fù),孕育出所謂的清流。
????至于清……儒,已經(jīng)變得奴性,失去了最初儒文化的本質(zhì)。
????如果曹朋生于盛唐,他的言論會遭受鄙薄,甚至根本無人理睬;若生于宋,則會被人恥笑。如果是生在明,他會被冠以大不敬,敗類之名。因為他的言論,在一定程度上觸動了士大夫的權(quán)益。一個連字都不認(rèn)識的人,也敢妄稱學(xué)問?那又置那些飽讀詩書的大儒于何處?
????所以,他必須慶幸!
????他生逢東漢末年,這個時局動蕩,可學(xué)術(shù)氣氛又很開明的時代。
????各種思想正在交匯融合,以至于曹朋勿論說什么,只要他說的有道理,就被世人所看重,敬重。
????此時,濮陽闿已不再是用一種考校的態(tài)度,來詢問曹朋。
????他甚至是在用請教的語氣,和曹朋在平等的層面上,進(jìn)行交流……
????也許曹朋并不知道,他這一番言論,會給他的未來,造成多么巨大的影響,產(chǎn)生何等變數(shù)。
????曹朋正在享受,濮陽闿眼中的那一抹關(guān)注。
????“做學(xué)問的人,必須要做好準(zhǔn)備。準(zhǔn)備什么?小子以為,是準(zhǔn)備好享受寂寞。”
????濮陽闿愣了一下,疑惑的看著曹朋,等待他做出解釋。
????曹朋說:“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所謂義之所至,義所當(dāng)然。仲尼一生寂寞,雖有三千弟子,卻不為富貴所動??梢哉f,他一輩子所做,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就好像他說的那樣,三千弟子中,可能只有顏回能夠理解他。除此之外,即便是曾參、子貢,誰又這能明白?
????可是他還能謹(jǐn)守貧窮,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所以小子以為,仲尼做的學(xué)問,是為家國天下,為千秋萬代所做。沒有人理解,焉不寂寞?
????仲尼在著春秋之后,曾說: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
????五百年,直至五百年后,太公撰寫史記,將仲尼列入世家;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
????先生,仲尼享受了五百年的寂寞而被人認(rèn)可。人常說,得一知己,死而無憾。若仲尼有靈,知五百年后有人理解他,推崇他,算不算知己?算不算朋友?想必他九泉之下,也會開懷?!?br/>
????濮陽闿,動容了!
????鄧稷也為之動容……
????知己?。?br/>
????濮陽闿突然仰天一嘆,“若仲尼有知,八百年后能有你這樣的知己,定然會更加高興吧?!?br/>
????心里面,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情緒。
????濮陽闿素以儒者而自豪,他精研韓詩,苦讀周禮,自認(rèn)為是春秋大家。
????哪知道,他讀了幾十年的春秋,才知道春秋和《論》,竟然要這樣研讀,才能夠真正理解。
????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
????這又是一種何等的寂寞……孔仲尼,即便你有三千弟子,誰又能真真正正的了解你呢?
????至少,我沒有做到。
????“這‘人不知而不慍’……”
????“夠了!”
????濮陽闿突然打斷了曹朋的話,站起身來。
????他朝著曹朋拱手一揖,長出一口氣道:“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師,時至今日,我方真正明白?!?br/>
????“先生……”
????“友學(xué),我有些累了,想回去休息一下。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說吧?!?br/>
????說完,濮陽闿轉(zhuǎn)身就走了。
????燈光下,那清癯的背影,顯得有些佝僂。
????濮陽闿好像一下子變得蒼老許多,以往矯健的步伐,在這一刻,也變得有些蹣跚,好像失去了魂魄。
????研讀了一輩子,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就不了解孔仲尼。
????如果說出這番話的人,是孔融、是鐘繇,是鄭玄,是……哪怕是鄧稷,濮陽闿都會覺得好受一些。偏偏,這些話出自于一個十四歲少年之口,這若不算通讀,誰還敢稱之為通讀《詩》《論》?
????其實,放在后世那種文化爆炸,貓狗都敢跑到電視上大放厥詞的時代,曹朋這番言語并無出奇之處。
????說不定,他說完這些,還會被人一頓臭罵,一頓狂噴。
????警校畢業(yè)時,曹朋在書攤上買了一本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一開始只是讀著有趣,后來發(fā)現(xiàn),每一次讀罷,便會有一點感悟。為此,他翻爛了三本論語別裁,對立面的內(nèi)容,印象深刻。東漢末年,書籍并不發(fā)達(dá)。雕版印刷還沒有出現(xiàn),更不要說是活字印刷術(shù)……
????許多人讀書,靠的是拓本。
????如那些士大夫家中,會珍藏孤本,大都是一卷卷沉甸甸的竹簡。
????很多人可能是讀了《詩》,卻看不到《論》。學(xué)過了《春秋》,卻不知從何處找《尚書》。
????雖然有人專門注書,但也都是在小范圍內(nèi)流傳。
????比如大家都知道,一代經(jīng)學(xué)大師鄭玄,注過《漢書》,注過《尚書》,但又有幾個人,能夠閱讀?書籍被壟斷者士大夫手中,信息的極端落后,也就造成了很多時候,人們讀書,甚至于鉆研,只能片面的進(jìn)行。好像曹朋這種經(jīng)歷過信息爆炸時代的重生者,他的感官,絕非這個時代的人可以明白。
????曹朋在談《論》的時候,可以引經(jīng)據(jù)典的說出一些《春秋》《尚書》的內(nèi)容。
????但濮陽闿卻沒有這樣的條件……
????與其說他是被曹朋的論點所擊敗,倒不如說,他輸給了一個知識爆炸時代的重生者……
????所以,濮陽闿這種心情,曹朋無法體會。
????他剛要開口喊住濮陽闿,卻被一只蒼白的大手?jǐn)r住。
????“姐夫?哦,鄧海西?!?br/>
????“呸,學(xué)得哪門子毛病?”
????鄧稷有點臉發(fā)燙,惡狠狠的說道。
????如果說,此前他對曹朋那些奇思妙想,以及他對時局的把握而有些看重的話,也僅止于此。
????事實上,鄧稷并不看重曹朋的學(xué)問。
????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再聰明又能聰明到哪兒去呢?
????學(xué)問,可不是憑著聰明就能得來。而剛才,從曹朋一番話中,鄧稷也感受到了深深的挫敗感。好在是濮陽闿坐在那里!如果剛才是鄧稷坐在那,估計這會兒比濮陽闿,強不了多少。
????曹朋對他改換了稱呼,讓他感覺很不適應(yīng)。
????“濮陽先生說,需偱禮法?!?br/>
????鄧稷露出苦澀笑容,揉了揉曹朋的腦袋,輕聲道:“阿福,你不需要去聽他人言語,做自己就好?!?br/>
????能說出這番話來的人,又何需在意別人的言辭?
????換句話說,曹朋今天能說出這些話來,已經(jīng)有了和那些名士叫板的資本。這就是實力!你沒實力,就叫不知禮法,肆意妄為;你有實力,那就是清俊通脫,風(fēng)流自賞,乃真性情……
????反正好壞都是一張嘴。
????你有真才實學(xué),那怎么都是好;如果沒本事,那就要倒霉。
????至少鄧稷這一會兒,可不敢自詡什么‘鄧海西’。從別人嘴巴里說出來還好,從曹朋口中出來,鄧稷覺得臉發(fā)燙!
????“濮陽先生怎么了?”
????“呃……沒事,可能是一下子被你嚇到了。明天就沒事了!”
????被嚇到的何止是濮陽闿,鄧稷同樣也有些受打擊。
????“阿福,夜了,早點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