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時候,龍兵來到了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對于這個地方,他是再熟悉不過了,因為陵園的旁邊就是他的母校――劉老莊中學。
龍兵在上學的時候是一個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但同時他也是個經(jīng)常逃課的孩子。這并不矛盾,因為龍兵逃課,是帶著課本,躲到了陵園里面學習去了。
自從第一次進入陵園,龍兵就被這里肅穆的氣氛所震撼,不知道原因的震撼,他有一種感覺,感覺這是一個兵營,感覺這里每天都有人在操練……
龍兵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習長大,當初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軍事指揮學院,畢業(yè)后又毫不猶豫地進入劉老莊偵察連,都是因為一種精神在影響他,一種為國無私奉獻的精神。
所以說,龍兵對于這座陵園他是再熟悉不過了,他和管理處的人打了招呼,即使那么多年過去了,那位看管陵園的老人依然記得他,不同的是當年那個總是翻墻進入陵園讀書的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大,已經(jīng)成為一名警察。而老人顯得更老,背更駝了。
龍兵順著大門走了進來,說實話,這是他第一次從大門進來,以前都是偷摸著進來的。清晨的陵園很安靜,而且為了迎接人們參加紀念活動,管理處的人把地面打掃地很干凈。
走了有100米,左手邊是紀念館,龍兵還在上學的時候是沒有這座建筑的,看樣子是最近才建造的,估計里面都是介紹這場戰(zhàn)斗的資料。對于這些,龍兵在劉老莊偵察連隊史陳列室見過很詳細的敘述。
所以龍兵沒有過去,他來到了紀念塔前,據(jù)說當時的四連與敵人血戰(zhàn)了六七個小時后,全連八十二個人全部壯烈犧牲,是當?shù)氐睦习傩者^來打掃戰(zhàn)場的,他們將一具具戰(zhàn)士的遺體抬到一起。
由于戰(zhàn)斗過于慘烈,已經(jīng)分不清是誰的遺體了,老百姓只能將他們全部埋在了一起,后來經(jīng)過幾次重建,遺骸也幾次掩埋。現(xiàn)在這個紀念塔的后面就是烈士遺骸最后的掩埋地。
這個地方也是龍兵經(jīng)常待的地方,他在這里能夠感受著當時軍人熱血報國的決心,能夠感受軍人那種舍我其誰的犧牲精神。也許是這些烈士亡靈的寄托吧,龍兵能夠進入軍營,還能進入他們的部隊。
這種精神是一種軍魂的回歸,是為國捐軀,馬革裹尸的軍人精神。
紀念塔旁邊是八十二顆青松,代表著八十二烈士精神永存的意思,輕風吹過,好像烈士們在遙望后輩,遙望祖國更加強大……
龍兵最后來到英雄紀念碑前,這是陵園的主體,也是供人們紀念瞻仰的地方。
一圈轉下來,龍兵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他喜歡這里的安靜,他也喜歡這里的肅穆氣氛,他在感受烈士帶來的英魂,帶給他這個新一代軍人軍魂……
七點鐘,劉老莊偵察連的人進來了,隨后是公安,武警,政府機關人員,學生,工人,農(nóng)民。他們按照秩序,排著整齊的隊伍站立在紀念碑前面的廣場上。
紀念活動開始,首先是敬獻花圈,鮮花,軍人,學生,工人,農(nóng)民,他們懷著無比尊敬的心情獻上花圈,獻出手中的鮮花,此刻全場安靜,沒有人說話,只有對英雄的哀思。
活動的第二項就是各群體派出代表講話,對于這些算是程序化的東西,龍兵既不支持,也不反感,從內心他是不喜歡的,不過這些東西同樣能夠讓人們記住歷史,不忘國恥。激勵著下一代為國家的強大而努力。
隨后就是自由活動,剛才還是緊張嚴肅的氣氛,一下子就變得活躍起來了。
一群群不知道是哪里的干部,站在紀念碑前面拍照留念,他們一改剛才嚴肅的表情,一個個露出笑容,紀念著他們的生活。
年輕的男女找著僻靜的地方談起了戀愛,這里最僻靜的地方就要數(shù)那片松林了,他們進入松林后就是一陣卿卿我我的。
孩子們也是最快樂的,他們在無憂無慮地奔跑追逐著,在各種小攤小販前挑選最喜歡的玩具和零食。
這里最多的就是拍照留念,各個角落都有相機在拍照,有的爬上大樹擺出v字手,有的摟抱紀念墓碑,還有的爬在紀念塔上。各種各樣的姿勢,各種各樣的表情……
如果英雄們能夠看到,他們一定會很高興,因為國家強大了,人民富裕了,大家都開心了……
龍兵很想沖上去,將那些爬在紀念塔上的人拉下來,不過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拉下這幾個,或許下一秒又有另外幾個爬上去的。
況且拉下來又能怎么樣,他們的心里沒有英雄,拉下來也只是屈服于武力,心里終究是不服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