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布掀開的那一刻,皇帝精神奕奕的眼光中,露出了震撼,更是直接從龍座上起身,鍍步到了假山旁,毫不吝嗇稱贊。
觀賞了一番,他十分滿意的回到龍座上,對著下首東景云笑道:“云兒有心了,此次到遼州賑災,遼州百姓對你甚是夸贊,一路舟車勞頓,還替朕尋得如此稱心的禮物,云兒孝心可嘉。”
東景云寵辱不驚,施禮回道:“遼州災情能夠迅速得以控制,也是父皇為百姓著想,率領(lǐng)有方,兒臣所做的不過是替父皇跑跑腿而已,實在受之有愧?!?br/> 皇帝滿意的點了下頭,面帶紅光,眼角皺紋由于微微上揚顯得更加的密集,眾位官員見此,紛紛直呼皇上仁德愛民,可謂人聲鼎沸,直破黑夜。
皇帝更加滿意,眾位官員落座,舉杯共飲,末了,皇帝側(cè)了側(cè)頭,對著一旁雍容華貴的皇后低聲道:“皇后教導了一個好孩子?!?br/> 皇后聞言淺笑:“皇上,臣妾能教云兒什么,他有今天,也是因為有您這個父皇教導,云兒心中一直都明白,知道您喜墨梅,他別出心裁也是只為您高興,可是……?!彼D了頓,目光隱晦的看了眼皇帝另一邊坐著的美麗女子,似有一絲戚然:“沒想到,自云兒回京起,宮里便盛傳了一些風言風語,皇上可要替云兒澄清澄清,不然他這一片孝心,在他人眼中,可就成了包庇禍心了。”
皇后所指的,自然是最近宮中各個角落流傳的對二皇子的劣評,說他濫用職權(quán),徇私舞弊,利用職務之便,搜攬民間寶貝,還暗藏王府,命人輪流監(jiān)管,狂妄自大,恃寵而驕,目中無君等罪行,可謂劣跡斑斑。
皇帝笑著輕拍了下她的手,安撫道:“云兒孝心,文武百官皆知,任何流言,到了今日也就不攻而破,皇后無須擔心。”
宮中的流言蜚語,自然瞞不過皇帝的耳目,自古以來,有江山便有爭斗,爾虞我詐,勾心斗角,更是層出不窮。云王出京千里迢迢趕往遼州賑災,處理得宜,獲得一片稱贊,在百姓中的威望也更上了一層樓,這對于其他有心的皇子無異于雪上加霜,若是不趁云王露出一絲空隙,從而抓住他的把柄作點文章,倒反而不正常了。
只是,不管云王還是其他皇子,個個都是他的親生骨肉,他也不好偏幫,他的兒子們,理應都有一顆爭強好勝之心,只要不弄出血光,他自然很樂意看他們用各自的智慧互相較量,故聽到云王之事時,也采取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tài)度。
皇帝另一旁的乃是大皇子之母,蘭貴妃。蘭貴妃,人如其稱號,一襲淡紫色煙羅襦裙,內(nèi)襯云霞色胸衣,裙裾袖擺處用細若絲絲墨發(fā)的金線為邊繞成了一朵朵幽蘭,高雅而不失尊貴,恬柔而不失內(nèi)蘊,年近四十,保養(yǎng)得宜的麗顏卻如同二十五六的妙齡女子一般,膚白細膩,明眸皓齒,如同蘭花一般,清凈雅致,淡然知禮。
聽到皇后所言,也只是淡淡一笑,不予置評。
皇后看到她的笑容,金鳳袖擺下涂著鳳仙花丹蔻的指尖死死掐著手中的云帕。經(jīng)過她的查證,此處流言是從若芷宮麗嬪那里而來,而麗嬪從進宮之日起便處處依附這個女人,說此事與她毫無干系,說出去誰人能信。
這個女人,從進宮之日起,便處處與她作對,不僅在她前面生出了皇長子,還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孕育出了伶牙俐齒專門討皇上歡心的四公主,拉攏了后宮三分之一的勢力,表面上云淡風輕,不爭不搶,暗地里卻心里縝密,一步一步鞏固了在后宮中的地位,強大到連她這一國之后都難以動搖。
為了能讓她的皇兒順利登上皇位,這個女人必除之。心思流轉(zhuǎn)之間,她面上的寬厚笑容始終不變,笑道:“皇上所言甚是,云兒搬運回這假山之梅,今日才運入宮中給皇上查看,想必也是想給皇上一個驚喜?!?br/> 皇帝點了點頭,目光慈愛的向舉杯淺飲東景云,道:“云兒有心了,不知這假山之梅是何人所作,可有定名。”
東景突然想到,自那蘇秀將此畫作成,都沒談論過此畫之名,忙放下酒杯,起身施禮道:“父皇,此畫仍未定名,是兒臣路過榮華城之時,恰好遇到劉沁太傅和榮華城知府在高府與眾多公子千金舉行一場繪畫大賽,此畫便是其中一位公子所作,兒臣心知父皇喜歡墨梅,故向那位公子討要而來,借花獻佛,本想酬謝那位公子,不想,那位公子子宴會結(jié)束后便沒了蹤影,如今,此畫獻于父皇,自然由父皇命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