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康驚訝的看著徐拙:“你干爹給你說了?”
徐拙一愣:“什么意思?”
這里咋還有魏君明的事兒呢?
他呆呆的看著袁康,覺得這背后肯定有啥自己不知道的事兒。
袁康張了張嘴,苦笑兩下:“本來你干爹不讓說的,我這……算了,我直接給你說得了?!?br/>
兩人再次落座,袁康開始給徐拙講述,他和魏君明聯(lián)合關俊杰,打算把四方酒樓整體買下來的事兒。
其實袁康第一次問徐拙四方酒樓價格的時候,他就有了這個想法。
不過當時是想自己買下來單干,但是徐拙當時沒有給準信,加上四方酒樓挺賺錢的,所以袁康并不確定徐拙會不會把店賣掉。
畢竟雖然搬到了京城,但是在省城這邊,四方酒樓依然是搖錢樹一般的存在。
只要好好經(jīng)營,或許趕不上徐拙當老板時候的業(yè)務量,但也相去不遠,畢竟這里的地理位置太好了。
年底地鐵就會修通,附近好幾所大學入駐,加上不遠處就是商業(yè)中心,這里不管客流量還是商業(yè)環(huán)境,都不遜市中心多少。
所以買到就是賺到,徐拙不一定會賣。
但是自從曝光出徐拙在京城的店面消息之后,袁康的心思就再次活泛了起來。
無他,京城的店面太大,需要太多的資金,在徐家和于家不傷筋動骨的情況下,徐拙只有把四方酒樓賣掉,才能讓京城的新店順利開張。
不然的話,那就得引入合伙人或者資本入駐。
在餐飲行業(yè)中,引資本入局是一把雙刃劍,做好了或許會賺一波,但是大部分引入資本的餐飲企業(yè),大多都會落個一地雞毛的下場。
比如當年把海底撈按在地上反復摩擦的小肥羊,比如曾經(jīng)紅極一時的俏江南,還有過去車站附近隨處可見的大娘水餃等等。
全都是在資本的干預下,走上了下坡路。
按照袁康對徐拙的了解,他肯定不會辦這種事兒,所以徐拙想要京城的新店順利開張,只能把四方酒樓整體賣出去。
四方酒樓這個位置加上房產(chǎn)的價值,怎么也能賣五千萬以上。
這些錢,足夠在京城折騰新店了。
不過四方酒樓想要賣出去卻不是那么容易的,因為立志入局餐飲業(yè)的人,不一定有這么多資金。
而能買下四方酒樓的人,也不一定喜歡做餐飲。
在省城這種地方,幾千萬的現(xiàn)金足夠在別的行業(yè)中攪動一番風雨了,沒必要在這種見誰都笑臉相迎的行當里踢騰。
既然四方酒樓必須要賣,袁康覺得短時間內(nèi)徐拙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買家,而且就算找到了,對方手里也不一定有太多的現(xiàn)金。
所以為了幫徐拙一把,也為了讓自己有一番事業(yè),他決定把四方酒樓買下來。
不過袁康手里的現(xiàn)金,滿打滿算也才幾百萬,哪怕找袁德生拆借也不夠。
也不是不夠,主要是袁德生肯定不會把這些年攢的錢全都交給袁康踢騰,哪怕明知道不會賠錢他也不答應。
所以袁康打算找合伙人。
正在他發(fā)愁在省城這邊不認識什么熟人的時候,魏君明有一天開車來店里了。
魏君明原本是來省城辦事兒,看徐拙在不在店里,在的話就一塊兒吃頓飯,要是不在就跟馮衛(wèi)國打個招呼后去找老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