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梅竹粉彩瓶,最終成交價達到了驚人的九十三萬元。和起拍價相比,硬是翻了三倍多,除了氣氛的原因,也可以一窺收藏的勢頭是有多猛。按照市場價,比拍賣的成交價可要低很多。
這就是花錢買心頭好了,碰見喜歡的寶貝,就算多出點錢也是不可惜的。古玩這玩意,除了本身的價值以外,就是靠時間來增值。
現(xiàn)在多花錢買回去也沒什么吃虧的,只要寶貝在手,隨著時間的流逝,肯定會更值錢。這是很多客人的想法,反正他們也不缺錢。
當然,事情不會這么簡單,如果有錢想一直留在手里那就沒什么了,如果想靠這些寶貝賺錢,那就得看行情了,有時候賺就是虧,虧就是賺,就看你如何把握了。
言歸正傳,一對粉彩瓶被拍下后,算是給拍賣會來了個開門紅。而現(xiàn)場的氣氛,也隨著金胖子一件又一件拿出來的精品,弄的緊張又激烈,火藥味很快就上來了。
第一輪的瓷器組,金胖子準備的非常充分,除了打頭的粉彩瓶,之后還有琺瑯彩,都是市面上少流傳的精品,甚至有少部分的官窯出品,著實給大家一個驚喜。
中間休息了十分鐘左右,瓷器組的壓軸物品開始一一上場,宋代五大名窯瓷出現(xiàn)了三件,除了哥窯和定窯沒有之外,其他三個名窯都有瓷器擺出來拍賣。
臺下的觀眾們像打了雞血,往往喊破喉嚨都得不到金胖子的點名,因為報價漲的實在太快了,金胖子只能點價錢最高的那人。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瓷器組最后一件寶貝放在了臺上。
是一件唐三彩,缽盂狀,除了精致的花紋之外,還有佛像留存。
最后這一件,大家開口叫價就謹慎很多,往往隔一段時間,才會有人開口。主要是價值高,另外缽盂和佛家很配,一般人沒點實力,還真難拿下來。最后,被不認識的富豪以高價成交。
照例休息十分鐘,之后金胖子才重新上臺,開啟了第二輪拍賣。
是書畫作品,李慶元注意到,這輪開始,他認識的那些教授們,開始打起精神,聚精會神的看著臺上。
這讓李慶元不禁有些疑惑,之前雖然也看教授們收了兩件瓷器,可明顯不是太感興趣,為什么對書畫這么敏感?這么重視?
難道有什么好的作品?李慶元心中一動,也開始專注起來。
解讀初級鑒定技能,還是所有類別的物品都能做初級鑒定,李慶元的能力可不差。
雖然沒有教授們那樣的實力,可他勝在知識廣,各類別都有一定的認識,書畫作品自然不例外,遇見喜歡的,他不介意拍下。
讓他意外的是,書畫組的拍賣,并不局限于本國的畫作,外國的也不少。
比如亞瑟·皮那讓這位亞美尼亞裔美籍畫家防梵高系列作品,這些作品數(shù)量不大,卻很符合在座某些人的胃口。
是以拍出的價格不算低,這也是為什么西方畫作會放在這里拍賣的原因。
只要能賺錢,金胖子是不去管中西的。
當然,西方的畫作不會出現(xiàn)太多,不然就喧賓奪主了。但出現(xiàn)的都是精品,必定會讓現(xiàn)場的部分人開始爭搶,尤其出現(xiàn)了兩張畢加索的手稿,險些沒讓人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