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多睡,畢竟此時的子嬰的身體尚且是一名年僅兩歲的嬰孩,本來打算裝睡的他裝了一會后便真正睡去,等一覺醒來已臨近晌午。
醒來的子嬰發(fā)現(xiàn)自己正躺在蓋聶的床上,床邊不遠處蓋聶正拿著一本書津津有味的讀著,司馬尚和司馬菁菁看樣子已經(jīng)離開。
看到子嬰醒來,蓋聶當即便指導子嬰行了拜師之禮。
當天下午,子嬰便開始了他漫漫的求學生涯!
蓋聶雖然是墨家巨子,但學究天人。對各家各派的學說觀念均了若指掌。在教育子嬰的過程中從識字開始,到墨家典籍、再到禮、樂、春秋等雜學,深而言之兵法韜略無一不及。
在教學的過程中,蓋聶也對子嬰驚人的理解能力感到十分驚訝,一般而言幾歲孩童尚處在貪玩的階段,根部不可能記住多少東西。但子嬰的小腦袋瓜不知道是穿越過程中受到了影響還是怎么著,一篇文章誦讀幾次便能熟記于心。
蓋聶的教育模式并不同于現(xiàn)如今這個時代所常見的照本宣科式。而是每學完一篇都會對子嬰進行考校,看看子嬰對文章的理解。
而借助于現(xiàn)代人領(lǐng)先兩千多年的知識,每每熟記一篇,都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對此蓋聶也只能歸咎于天命所歸,諸位先祖有靈。
子嬰仿若一塊海綿般,不斷從蓋聶哪里汲取著知識,而蓋聶浩如煙海般的學識也給子嬰提供了最好的供養(yǎng)。
在平時的教育中蓋聶為避免子嬰與社會脫鉤,時常帶子嬰混跡于邯鄲城內(nèi)的各條街道。自營由此也見識普通百姓生活的種種苦辣酸甜。
雖然邯鄲是趙國的都城,在整個天下都可以算作是比較富裕的城市,但是在城市的角角落落依然存在著許許多多的不平和黑暗。面黃肌瘦的孩童、泥濘坎坷的小巷、許多人甚至衣不裹體,這一切一切和鮮衣怒馬招搖過市的貴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讓子嬰第一次有了改變這個社會的想法。
時間一晃便過去了三年,在這三年的時間里子嬰隨著蓋聶差不多走遍了邯鄲的每一條街道,在司馬尚的掩護下甚至兩人去過數(shù)次邯鄲周邊的城池,進一步見識了民間的疾苦。
虛歲五歲的子嬰,長的明顯比同齡的孩子高出一頭仿若七八歲的樣子,唯一令子嬰忘不下的便是蓋聶那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了,這三年里子嬰多次要求蓋聶教他練武,均被蓋聶以年齡太小貿(mào)然練武會傷及筋骨的理由拒絕了。但是每周都會有那么一兩天被蓋聶以打熬基礎(chǔ)的名義泡到一個藥桶里,一泡便是一兩個時辰,實在是令子嬰苦不堪言,不過好處是明顯感覺身體強壯了許多。
和子嬰同齡的司馬菁菁更是展露了他日后禍國殃民的潛質(zhì),小小年紀便出落的亭亭玉立。這三年里她和子嬰的關(guān)系可以說是有增無減,除子嬰的學習時間外,仿若一張狗皮膏藥般總是出現(xiàn)在子嬰的一側(cè)。
這一日,子嬰如同往常一樣一大早便來到了蓋聶所在的小茅屋,心里想著這一日老師會教自己哪些東西,亦或者會不會帶自己出去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