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頡利退兵了,現(xiàn)在頡利的各路大軍都龜縮在了大營中,高掛免戰(zhàn)牌”
李靖,李積,張亮,柴紹,尉遲恭,李文昊等人第一時間接到了戰(zhàn)報。
看著手里的戰(zhàn)報,李文昊笑了,或者說所有人都笑了。
想來,頡利已經(jīng)想通了。
如果頡利不想死,就只能接受大唐給他安排的結局。
至于什么勸降,投降的,想都不要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雖然不絕對,但是在頡利手里大軍還剩下一大半的時候,這句話絕對是至理名言。
今天失勢他可能假意投降,但是說不準在什么時候他就反咬你一口。
還不如干脆點,兩邊談判,各取所需。
現(xiàn)在大唐需要的是草原亂起來而不是草原帶著自己幾十萬大軍投降。
不把他們打服,投降什么的就是屁話。
“走,回長安,范興,你帶來的燕遼鐵騎也跟我回去,我親自給你們請賞?!?br/> “謝殿下!”
雖然李文昊說要給他們封賞,但是,這些燕遼鐵騎的興致卻不是很高,畢竟,他們來的時候三萬人,現(xiàn)在剩下不到六千人,這戰(zhàn)損比實在是太大了。
“殿下,不知有何封賞,可不可以在這說?我想讓戰(zhàn)死的兄弟們也聽聽?!?br/> 范興拖著傷體,強撐著跪在了地上。
“好!”
“難道你有如此心思,既如此,那本宮就新成立一營,名曰不退營,就由三萬燕遼軍剩下的六千人組成,為我東宮第三營,暫時由范興統(tǒng)領”
“戰(zhàn)死兄弟的妻兒老小皆由我大唐供養(yǎng),若想?yún)④?,?yōu)先入選不退營?!?br/> “其余人,按戰(zhàn)功,依次封賞”
“范興帶戰(zhàn)死的兄弟,謝殿下”
安排好這邊的布防,李文昊和李建成輕裝上路趕往長安。
“不退營,死戰(zhàn)不退,有點意思!”
“恐怕歷朝歷代的太子,也就你敢這么明目張膽的掌兵了,加上如今這不退營,你東宮三營滿編的話要有兩萬人了吧?”
“一萬九千人,大伯放心,我爹沒那么小心眼?!?br/> 李文昊笑著回了一句,李建成這話里明著是夸贊,實際上則是在提醒。
帝皇世家,皇權永遠在親情前面,親情只不過是附加的調劑品,有最好,沒有也不是不行。
回到長安城,李文昊都沒來得及去長孫皇后那里報個平安就被李世民拎到了太極宮。
“大郎,如今頡利打算停戰(zhàn)了,并且送來一封信,想讓咱們出二十萬石糧草以資他退軍之用……”
“呵呵!”
“哈哈!”
……
李文昊皮笑肉不笑的哼哼兩聲,“他是想找咱們要糧回過頭再繼續(xù)跟咱們作戰(zhàn)吧?”
“真當誰是傻子呢?”
“不能給,一粒大米都不能給,不僅僅不能給,還的在他身上割下一塊肉。”
“大郎可是有什么想法了?”
李世民笑著問道,他很想讓李文昊去和頡利談判因為這樣,不僅是李文昊這個太子位置做的穩(wěn),威望也會更高,在朝中的話語權也更大,到時候他們父子齊心,必然能讓大唐成為這片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度。
“沒想法,就告訴頡利,不走,那就決戰(zhàn),你猜他走不走?”
“如果決戰(zhàn)的話,對我朝損失太大了?!?br/> 房玄齡開口問道,言語中竟然有一點考量的意思。
“我也知道對我朝損失大啊,但是頡利不敢打,他要是敢破釜沉舟,長安城早就破了,還用等到今天?”
“不是我瞧不起他,草原雄鷹,終究是草原上的啊,沒見過我中原的繁華?!?br/> “大郎,你有幾成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