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剛和徐皇后聊了小半個時辰,心情舒爽了不少,忽然跑來一個小太監(jiān),噗通一聲跪了下去,哭喪著臉嚷道:“陛下,皇后娘娘,寶慶公主不見了?!?br/> 兩口子大眼瞪小眼。
不見了是什么意思?
小太監(jiān)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怯弱的道:“可能去宮外了?!?br/> 兩夫妻一臉黑線。
還真是孜孜不倦啊,現(xiàn)在心這么野,以后誰敢要。
朱棣看這小太監(jiān)的樣子,曉得他知道實情,只不過懼怕什么,所以不敢直說,冷聲問道:“誰帶她出去的?”
小太監(jiān)不敢說。
朱棣怒哼一聲,“說!”
小太監(jiān)嚇了一跳,“是馬大監(jiān)。”
朱棣和徐皇后對視一眼,都無可奈何的苦笑,馬三保這家伙,怎的由著小寶慶胡來,不過話說回來,有他在,小寶慶出不了什么岔子。
由得她去。
徐皇后倒是憂心了些,“會不會真去把黃昏給……”
朱棣怔了下。
以小寶慶這性情,這事還真有可能啊。
……
……
不是可能,是真的。
鐘山下的琉璃工坊里,帶著面罩的黃昏灰頭土臉,神色嚴峻,背負雙手默默看著的窯爐,在一排支架上,整整齊齊放滿了數(shù)十個經(jīng)過退貨工藝處理的燒杯。
燒杯里盛滿水。
每個燒杯都有對應的標記,硼砂配比從低到高。
制作燒杯這種耐高溫的玻璃,真不算太難,畢竟老李掌握的工藝,已經(jīng)可以制作玻璃,需要做的是去除雜質(zhì)制作無色玻璃,再找到硼砂的添加配比,就能完美制作出來。
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不日不夜的勞動,答案在今天又一次揭曉。
這一個月,失敗了六次!
點火。
扇風。
火焰騰騰而熾烈。
一般普通玻璃能夠承受600度以下的溫度,黃昏需要的燒杯至少要承受一千度,所以在燒杯主要原料的石英石加入高占比的硼砂。
溫度逐漸升高。
沒有溫度計,很難確定具體到了多少度,但依靠人力扇出來的火焰溫度,最高也就一千五六百度,這是常識。
劈啪!
一個硼砂配比較低的燒杯率先破裂。
老李嘆了口氣。
黃昏面不改色。
劈啪!
又一個燒杯破碎。
隨著火焰溫度越來越高,燒杯一個接一個破碎,當火焰溫度升到大概八百度左右,數(shù)十個燒杯已經(jīng)只剩下三個。
老李已經(jīng)絕望,嘆道:“果然是不可能的事啊?!?br/> 周圍站著的幾個長工竊竊私語,他們拿工錢辦事,至于東家想做什么壓根不感興趣,倒有一點好奇,從沒見過琉璃工坊制作出琉璃器皿后,放在火焰上來檢驗的。
這不擺明了要失敗嘛。
琉璃哪能承受這么高的溫度。
黃昏依然面不改色。
溫度繼續(xù)升高,接連三聲劈啪聲,最后的三個燒杯也破碎。
老李跌足長嘆。
黃昏拿起旁邊一張小桌子上的賬本,用自制的鵝毛筆沾上墨水,快速的紀錄著實驗結(jié)果,最后得出結(jié)論:石英石純度還是不夠,硼砂配比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