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的確要準(zhǔn)備去長安了,按照林簡的計劃,大概過完年初五初六左右,他就要動身前往長安。
因為那位國子監(jiān)的長孫祭酒,年后就要離開長安返回故土,國子監(jiān)必須要有一個主事之人。
越州距離長安,有兩千多里,就算車馬齊備,趕到長安也要差不多一個月時間,也就是說哪怕過完年就出發(fā),到長安城的時候,也已經(jīng)進(jìn)二月了。
如果是尋常官員,接到了封官的圣旨之后,多半會立刻動身前往京城待職,像林簡這樣的還有閑情在家里過年,已經(jīng)算是很沉得住氣了。
這個年頭,單人上路出遠(yuǎn)門十分危險,因此林昭想要到長安去,就必須跟著林簡的車隊一起去,因此他能留在越州的時間,只有大半個月了。
這段時間里,林二娘已經(jīng)把該帶的東西都給收拾好了七七八八,因為現(xiàn)在家里寬裕了,這些天林二娘又帶著謝澹然一起上街,給林昭置辦了幾身新衣裳。
到了臘月二十的時候,在姚江的林清源終于趕回了越州過年,他先是到在東湖鎮(zhèn)待了一天,然后又來到了越州城里。
不管怎么說,他都是林昭的父親,而且這些年并沒有怎么虧待過林昭,因此雖然林昭這一邊與張氏實際上算是分家了,但是林清源還是可以在林二娘這里住的,林昭也沒有怠慢父親,規(guī)規(guī)矩矩的把他請了進(jìn)去。
一家人在飯桌上坐了下來,坐在主位上的林清源,先是看了看林二娘,又轉(zhuǎn)頭看了看自己的幼子,雖然只是小半年沒有見,但是他卻覺得已經(jīng)有些陌生了。
沉默了一會兒之后,林清源端著飯碗,扭頭看向林昭,開口道:“三郎……要去太學(xué)讀書了?”
林昭點(diǎn)了點(diǎn)頭,微笑道:“難得有這個機(jī)會,自然要去長安城看一看,父親總不會也像大娘那樣,讓我去七叔那里給二哥說情罷?”
“自然不會?!?br/>
林清源搖了搖頭,嘆息道:“咱們家在主家那邊原本是說不上話的,元達(dá)能夠帶你去長安讀書,已經(jīng)十分不易,如何還能去為難他,且不說能不能成,就算他真的帶你們兄弟兩個人一起去長安讀書,咱們這一支,也要給林家人戳脊梁骨罵?!?br/>
相比較于張氏來說,林昭的這個父親,雖然性格有些軟,但是還是很講道理的。
林昭母子這些年之所以受了不少委屈,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他常年不在家,如果他能夠在越州,他們母子二人的日子,就會好過許多。
林清源低頭扒了兩口飯,然后繼續(xù)說道:“長安城非比越州,那里龍蛇混雜,你到了長安之后,要老實一些,莫要給你七叔惹事?!?br/>
“父親放心?!?br/>
林昭笑呵呵的說道:“兒子知道的?!?br/>
他抬頭看向林清源,開口問道:“父親年后,還要去姚江么?”
“要去的。”
林清源沉聲道:“黃縣尊待我不薄,自然要全始全終?!?br/>
“兒子托人問過了?!?br/>
林昭輕聲道:“姚江的黃縣令,到明年秋應(yīng)該就會調(diào)任,到現(xiàn)在也就只有半年時間了,要我說,父親明年便不要去姚江了,兒子在越州城里有一個行當(dāng)要人照看,父親就屈尊留下,順便也幫兒子照看照看?!?br/>
林清源臉上有些掛不住了,低聲道:“胡鬧,那為父豈不是在給你做工了?”
“不能這么說?!?br/>
林昭咽下了嘴里的飯食,放下了筷子,臉上帶著笑容:“這買賣是兒子與謝叔一起做的,過些日子兒子就要去長安了,父親只當(dāng)幫著家里照看產(chǎn)業(yè)?!?br/>
對于謝三元,林昭自然是信得過的,他之所以這么說,只是想把林清源留在越州城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