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安徽省的天長縣,秦代叫東陽縣的地方。家族是東陽縣的望族,一直好善樂施,深得縣民尊敬。本人是東陽縣里的一位文吏,他更是承繼家風,廣得人心,縣民都說他是位忠厚的長者。
秦末,隨著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四處響應,烽火連天,反對秦王朝的起義此起彼伏。東陽的一群少年英雄也自發(fā)地組織起隊伍,殺掉縣令,舉起反秦的義旗。
蛇無頭不行,龍無首不飛。這群英雄少年決定要推舉一位首領(lǐng),仿效陳勝稱王的樣子,在東陽縣立王建朝。選來選去,最終選定了。
一說讓出來當首領(lǐng),沒一個反對的,老百姓也是歡天喜地,十分擁護。
的母親是位有學問的婦女,對人生社會禍福有不少經(jīng)驗,她聽說要選為王,十分反對。她對說:
“我們陳家雖是縣里的望族,但從無做高官的人,現(xiàn)在一下子做什么王,名聲太大了,容易招來禍害。況且,現(xiàn)在時局****,形勢未明,出來稱王,禍害比平時更大。不如另選人來做王,你當助手。成功了,你能得到封賞;不成功,人家也不會把你當頭兒抓?!?br/> 聽了母親的話,堅決反對稱王稱帝。但這班少年不由依還是不依,硬推他當了首領(lǐng)。
人們聽說后,都紛紛投到的部下,十來天時間,就由幾千人發(fā)展到了二萬余人,一時聲威四播。
連項梁、項羽叔侄聽說后,都決意與的部隊聯(lián)合反秦。為了表示誠意,頂梁還親自寫了一封信給。
被推做首領(lǐng)后,一直在心里想辭掉這個職位,如今一得項梁的信,他馬上召集各位將領(lǐng)。說:“項家是楚國世代的將軍,項梁是將門之后,侄子項羽有千夫之勇,要消滅秦朝,不如我們跟著項將軍干。”
大家一聽有理,就投奔了項梁、項羽的軍隊。也卸掉了眾人要他稱王的包袱。
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聞已下東陽,使使欲與連和俱西。者,故東陽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東陽少年殺其令,相聚得二萬人,欲立嬰為王。嬰母謂嬰曰:“自我為汝家婦,未嘗聞汝先世之有貴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嬰乃不敢為王,謂其軍吏曰:“項氏世世將家,有名于楚,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其眾從之,乃以兵屬梁